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实施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行动的通知》(教师厅函〔2025〕13号)精神,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引领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陕教工〔2023〕103号)要求,进一步增强师范生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强化教书育人本领,提升师范生数字素养,努力造就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师资储备力量,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五届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振兴师范,奠基良师。
二、大赛目的
以赛促学,激发师范生成长动力。把大赛作为引导师范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驱动力,鼓励师范生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学会反思,争做“四有”好老师,培养未来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卓越教师,为造就未来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以赛促练,提升师范生教学基本功。把大赛作为提升师范生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引导师范生自觉加强“三字一话”等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重视教育学、心理学、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基本素养,提升师范生的教师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
以赛促教,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把大赛作为课堂革命的重要突破口,引导高校教师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实绩,上好每一节课,打造一流课堂。
以赛促改,强化师范生教学实践。把师范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作为师范专业的重要导向,引导师范院校改革实践教学体系,有机结合专业实践和教育实践,深度贯通教育见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全面提升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三、组织机构
大赛由省教育厅主办,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承办,陕西师范大学协办。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宣传等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负责大赛日常工作。
大赛设立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大赛组织、评审及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等;建立大赛专家库,由相关高校、教研机构和中小学幼儿园学科专家组成。
大赛设立纪律与监督委员会,负责对组织评审等工作进行监督,对违反大赛纪律的行为依法依规予以处理。
各相关高校要根据实际成立相应机构,开展本校初赛的组织实施工作。
四、参赛条件
(一)参赛学科
1. 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舞蹈、体育与健康、美术、心理、技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
2. 小学:小学教育、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书法、心理。
3. 幼儿园:学前教育。
(二)参赛对象
1. 高校师范专业及有意愿从事师范教育事业的本科三/四年级学生(有卓越师范生的高校,卓越师范生校级比赛的人数不得低于卓越师范生总人数的60%,且不限年级),已参加往届比赛并获奖的,不允许再次参赛。
2. 高校“国优计划”及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研究生。
五、大赛流程
大赛分校级初赛、省级复赛、省级决赛三个阶段。省级复赛和决赛均分为研究生组、本科生中小学组、本科生幼儿园组3个组别。决赛名额由大赛组委会根据复赛情况确定。
(一)校级初赛(11月下旬)
各高校自主组织选拔,鼓励符合要求的师范生参加校级初赛,根据复赛限额择优推荐。
(二)省级复赛(12月下旬)
复赛实行限额申报,各高校按照分配名额(见附件1)择优推荐。复赛采用线上评审方式开展,参赛选手通过大赛信息管理系统(http://sxsjnds.snnu.edu.cn)提交个人信息和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课件及课堂教学视频等参赛内容(具体要求见附件2)。
(三)省级决赛(2026年春季开学后)
专家委员会根据在线评审结果,确定参加省级决赛人选。决赛以线下集中的方式开展,专家根据评分标准(见附件3、附件4)对各组的各个环节进行评审,具体如下。
1. 研究生组和本科生中小学组决赛环节
(1)粉笔字书写。选手随机抽取粉笔字书写题目,内容含汉字笔顺书写和文字书写两部分,限时10分钟。
(2)教学设计方案与课件制作。选手随机抽取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方案与课件制作,限时120分钟。
(3)即兴演讲。选手随机抽取演讲题目(准备3-5分钟),进行3分钟的脱稿演讲。英语专业选手即兴演讲环节使用中文。
(4)说课与模拟授课。根据抽取的教学内容,说课5分钟;运用现场制作的课件开展模拟授课,限时10分钟。
(5)回答提问。回答评委提问,限时2分钟。
2. 本科生幼儿园组决赛环节
(1)环境支持。选手随机抽取主题,设计幼儿园环境创设方案,并使用组委会提供的基础材料和部分自带低结构材料,现场制作1件与主题相关的学具、教具或玩具,限时120分钟。
(2)故事创编。选手随机抽取故事素材,准备20分钟后,进行3分钟故事讲演。
(3)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选手现场随机抽取视频素材,观看特定年龄阶段幼儿活动案例,基于对幼儿行为的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每个视频不超过2分钟,现场播放3遍)
(4)教学设计方案与课件制作。选手根据观看的视频,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并制作课件,限时120分钟。
(5)模拟授课与回答问题。选手基于对视频中儿童行为的分析,说明教学活动设计意图,限时5分钟;运用现场制作的课件开展模拟授课,限时10分钟;回答评委提问,限时2分钟。
六、决赛命题
由第三方机构组织命题,题目采用封闭式管理,现场启封。各组别的题目均分为三类。
(一)研究生组和本科生中小学组题目
1. 粉笔字书写命题:每套题包含5个汉字的笔顺书写和50个汉字的文字书写。
2. 即兴演讲命题:每套题包含两个题目,选手二选一;演讲主题包括师德师风、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教学方法、教育政策与法规、班级管理、学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共育、教育教学评价等。
3. 教学内容命题:每套题包含一个题目;中小学教育专业命题主要依据最新国家课程标准和陕西省中小学现行教材。
(二)本科生幼儿园组题目
1. 环境支持命题:每套题包含两个题目,选手二选一;主题覆盖五大领域。
2. 故事创编命题:每套题包含两个素材,选手二选一。
3. 教学内容命题:每套题包含3个视频素材,选手现场随机抽选1个;命题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七、大赛奖励
省级复赛的前35%进入决赛。最终按照决赛各专业参赛人数的10%、20%、30%、35%评选大赛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和优秀奖。省教育厅对获奖选手予以发文表扬,不再单独颁发荣誉证书。
八、材料报送
请各高校于2025年11月28日前,在竞赛平台报送校赛总结报告,填报参赛选手信息,上传省级复赛参赛作品。
九、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高校要高度重视,提高认识,以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为导向,夯实师范生基础知识,强化师范生实践训练,提高师范生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推进师范生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师范人才培养质量,为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二)各高校要成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校内比赛,做好宣传和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师范生参赛,严格执行国家和我省有关规定,为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践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
(三)大赛实行“参赛选手网上报名+参赛学校网上审核”制。各高校要求设置专人(高校联络员),严格审核参赛内容,要求内容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侵害他人版权,若发现参赛作品侵犯他人著作权,或有任何不良信息内容,一律取消参赛资格。
(四)参赛者享有内容的著作权,须同意授权赛事主办方及其依托单位享有网络传播权。所有获奖学生的相关参赛内容将公开展示。主办方可授权有关单位出版作品,出版后原创者有署名权及获得报酬权。
大赛官方平台:http://sxsjnds.snnu.edu.cn/
大赛邮箱:2871991128@qq.com
联系人及电话:张心怡(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029-88668929
程旭楠(陕西学前师范学院),029-81530072
附件:
1.
第五届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省级复赛名额分配
2.
第五届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参赛作品制作要求
3.
第五届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中小学)
4.
第五届陕西高等学校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大赛评分标准(幼儿园)
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
2025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