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学校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主持人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实践育人
|
西行雪莲 同心雪域
|
梁博
|
2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网络育人
|
“三平台,四进阶”高职院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张永红
|
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资助育人
|
“FAST”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
卢琳
|
4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组织育人
|
“红鹰计划”:共同体意识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
|
曲云峰
|
5
|
延安大学
|
服务育人
|
黄土高原文艺轻骑兵——延安大学艺术类学生志愿服务探索
|
高彤彤
|
6
|
渭南师范学院
|
网络育人
|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创新探索研究——以渭南师范学院“书记小喇叭”为例》
|
李真
|
7
|
陕西师范大学
|
网络育人
|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支撑、教研引领、矩阵构建的 “青马先锋”网络育人模式探究
|
张倩
|
8
|
宝鸡文理学院
|
资助育人
|
省属本科高校“三强化一提升”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
|
张红亮
|
9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组织育人
|
组织育人视域下高校“思政社团+社团思政”的实践与创新
|
张欢
|
10
|
陕西科技大学
|
网络育人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第二课堂的实践路径——以“湖畔讲堂”为例
|
田少宁
|
11
|
西京学院
|
实践育人
|
《基于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第二课堂育人机制探索与实践》
|
马杨利
|
12
|
商洛学院
|
实践育人
|
“向阳花”工作室育心赋能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
|
张俊华
|
13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组织育人
|
以“四型四力”为抓手,创建新建本科院校基层学生支部工作新模式
|
程旭楠
|
14
|
西安理工大学
|
网络育人
|
“互联网+思政”理念下循环交互型 网络育人模式探索--基于西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与实践
|
郝敏敏
|
15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实践育人
|
延安精神涵育新时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
陈旭
|
16
|
西安财经大学
|
管理育人
|
“三全”育人理念下“五维”学风建设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杨金云
|
17
|
西北大学
|
文化育人
|
讲好典型故事,传承伟大精神——西北大学物理学院“致知社”侯伯宇先进事迹讲解队
|
杨军良
|
18
|
长安大学
|
文化育人
|
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中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以长安大学“汽车文化节”为例
|
郑文捷
|
19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管理育人
|
“党建+学生公寓”三全育人工程
|
孙承俊
|
20
|
西北工业大学
|
资助育人
|
价值塑造引领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与提升
|
代富平
|
21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文化育人
|
“三进两促一融合”—护生职业礼仪提升工程
|
王瑜
|
22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实践育人
|
构建“1234”高校实践育人模式研究
|
陈珊珊
|
23
|
西安培华学院
|
实践育人
|
三聚三融联动: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
|
蔡亮
|
24
|
西安航空学院
|
心理育人
|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与提升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为例
|
陈文博
|
25
|
安康学院
|
组织育人
|
新时代党建引领学风建设“1352”模式探究
|
王瑜
|
26
|
西北政法大学
|
管理育人
|
“芥子之光”宿舍文化培育模式
|
苏芝双
|
2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服务育人
|
积极构建就业育人体系,精准推进冶金类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
赵福才
|
28
|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
实践育人
|
红色引擎 助推青年筑梦
|
马淑红
|
29
|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
文化育人
|
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文化育人模式探索与构建——以陕西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赵燕
|
30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心理育人
|
“医校携手,共护心灵”——陕铁院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创新实践
|
赵智军
|
31
|
陕西理工大学
|
管理育人
|
陕西理工大学构建“就业思政”体系着力打造就业指导新模式
|
仝东峰
|
32
|
西安科技大学
|
科研育人
|
广琳创新班(本科生导师制科创班)
|
赵明
|
序号
|
学校
|
选题方向
|
课题名称
|
主持人
|
1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学业目标与动机视角下高职学生幸福感深层作用机制研究
|
曹喜龙
|
2
|
西安美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
|
“五育并举”视域下鲁艺精神融入新时代艺术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魏兴
|
3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整体性综合治理视角下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研究
|
焦莎
|
4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学生管理 |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学生画像”在高职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
郭嫽
|
5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职院校三级递进“321”劳动育人模式探索
|
赵周娟
|
6
|
西北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当代思潮对陕西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
|
梁靖
|
7
|
长安大学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高校劳动教育“四重维度八大板块”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
|
郭云珠
|
8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大学生三农情怀的培育及评价机制研究
|
马香丽
|
9
|
西安科技大学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素养的模型构建与培育路径研究
|
张剑
|
10
|
陕西科技大学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基于CIPP模型的高校资助育人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
藏晓辉
|
11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工作要求—资源视阈下高职院校辅导员职业倦怠的影响机制研究
|
吕泊怡
|
12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程静
|
13
|
西安外事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创设书院 “家文化”育人模式研究
|
胡常健
|
14
|
陕西科技大学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破五唯”背景下高校辅导员选聘机制研究
|
孔庆金
|
15
|
长安大学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情感资源开发及其建构策略
|
段少帅
|
16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类
|
基于“情景-应对”理论的高校社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体系构建研究
|
吴思瑾
|
17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路径研究
|
田永青
|
18
|
陕西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家校共育模式对高职学生亲子关系的干预研究
|
张力元
|
19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新时代高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实证研究——基于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分析
|
张毅
|
20
|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职院校劳动教育长效运行机制探究—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陈东梅
|
21
|
陕西理工大学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高校辅导员辅导力的生成机制与提升策略研究
|
李臻
|
22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
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迁精神”融入医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研究
|
门元元
|
23
|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基于“三学三促”双培育模式的高职辅导员工作室建设研究
|
李诺枫
|
24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危机事件应对
|
短视频传播背景下高校网络育人工作创新发展研究
|
刘佩
|
25
|
西安石油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
|
叙事视角下工作坊模式介入女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的研究
|
焦文洁
|
26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
职业规划与 |
“六稳”政策背景下陕西大学生就业创业主体意识培育路径研究
|
杨伟华
|
27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双高背景下“3+2”应用型本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及路径探究
|
周少丽
|
28
|
西安外事学院
|
党团和班级建设
|
“一站式”模式下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网格化+积分制”管理创新研究
|
胡红梅
|
29
|
西安翻译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
|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王小龙
|
30
|
商洛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三维一体”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工作模式探索
|
李馥利
|
31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
朱洁
|
32
|
陕西警官职业学院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公安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课程思政开展的教育互动
|
齐文涛
|
33
|
西安医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立足公寓党员工作站开展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探索
|
吕宝
|
34
|
西安邮电大学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
高校以学生为中心“五个精准”就业服务模式研究
|
白春乐
|
35
|
西北政法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延安精神”引领下高校“五育并举”思政育人工作机制研究
|
赵静
|
36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党团和班级建设
|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全过程的路径与机制研究
|
杨子江
|
37
|
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四史”教育背景下红色基因融入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
雒建慧
|
38
|
西京学院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基于方差齐性检验的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
陈垚希
|
39
|
商洛学院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新工科院校网络思政教育体系重构研究
|
张文
|
40
|
西安文理学院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民法典视角下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法治化研究
|
张欢
|
41
|
西安财经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发展小组介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效果与科学干预机制研究
|
张丽
|
42
|
西安交通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校朋辈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的育人成效探究——以崇实书院为例
|
段继超
|
43
|
西安医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退役复学大学生朋辈育人实践的路径研究
|
昝倩
|
44
|
西安邮电大学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基于新媒体微视频的高校思政育人工作创新探究
|
杨俐
|
45
|
西北政法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
高见
|
46
|
西安工程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建构主义视域下浸润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
|
姚婕
|
47
|
西安工业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大学生生活方式对罹患抑郁障碍的影响
|
林晓萍
|
48
|
西北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
苏林
|
49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谈心谈话工作创新研究——基于自我发展理论与教练辅导技术的视角
|
高鹏
|
50
|
西安交通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深耕陕西党史 提升育人实效——陕西党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开发与运用
|
孟建芳
|
51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陕西省民办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能力提升研究
|
董亚
|
52
|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双高”视角下医学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培养路径探析——以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
韩晓磊
|
53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机制研究—“SHIP”船只工作法
|
王娜
|
54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利用校本红色文化资源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以陕西中医药大学为例
|
董芳
|
5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
乡村振兴背景下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路径探索
|
李枚阳
|
56
|
陕西师范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
|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个维度与路径探索
|
刘笑
|
57
|
西北工业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
|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
张静
|
58
|
西北工业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与价值引领
|
文化强国视域下红色基因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梁秋菊
|
59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学风建设
|
“四轮驱动-八位一体”--高校优良学风培育路径的创新与实践
|
辛红伟
|
60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创新研究
|
冀丽
|
61
|
安康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困境及其培育路径研究
|
李亮
|
62
|
西安音乐学院
|
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
新疆地区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美育实践模式研究--以艺术类院校学生为例
|
朱锐
|
63
|
西安工业大学
|
校园危机事件应对
|
基于4R模型的辅导员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
何鹏程
|
64
|
西安科技大学
|
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
|
基于“双创”特色教育模式下提升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研究
|
周学刚
|
65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三全育人视域下陕西高校体育护航学生心理健康的实践研究
|
衡阳
|
66
|
西安理工大学
|
学风建设、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
|
基于学业帮辅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
|
巩晶骐
|
67
|
宝鸡文理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校辅导员与美术专业教师协同育人研究——以宝鸡地方党史人物形象版画创作及教育为切入点
|
张波
|
68
|
西安文理学院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后疫情时代陕西高校网络育人路径创新研究
|
李建
|
69
|
陕西理工大学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阈下的高校安全教育体系研究
|
李江
|
70
|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 |
中华体育精神融入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杨志强
|
71
|
西安欧亚学院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高无聊倾向性群体积极心理品质提升策略探析
|
万红
|
72
|
西安财经大学
|
学风建设
|
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邻里效应研究
|
张丹
|
73
|
延安大学
|
学生日常事务管理
|
法治化视域下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对策研究
|
姜家兴
|
74
|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施路径的研究与实践
|
王娜
|
75
|
西京学院
|
学风建设
|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评价体系研究
|
罗婷
|
76
|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研究
|
千颖利
|
77
|
西安培华学院
|
辅导员队伍建设
|
新时代陕西民办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
高嘉炜
|
78
|
西安航空学院
|
党团和班级建设
|
“三会一课”视阈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研究
|
仇建华
|
79
|
西安理工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高校视角下基于行为镜像的大学生 “四史”育人效果提升策略研究
|
李红英
|
80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
|
新时代农林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优化路径研究
|
侯东丽
|
81
|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研究
|
钟倩
|
82
|
陕西师范大学
|
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路径探析——以陕西省高校为例
|
毛志宏
|
83
|
西安石油大学
|
学风建设
|
高校学习困难学生群体的成因分析与精准帮扶机制研究
|
黄景鹏
|
84
|
西安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
网络思想政治研究
|
“互联网+”视野下的民办高职学院“家校共建”模式探究
|
郭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