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申报单位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备注 |
1 | 西安交通大学 | 会计学领域新文科建设实践 | 田高良 | |
2 | 西安交通大学 | 补短强基,技术赋能,构建大学外语创新课程体系 | 陈向京 | |
3 | 西安交通大学 | 面向科技前沿、面向产业融合、面向全球领导力塑造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人才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平台建设实践 | 李刚 |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陕西省理工科优势高校文理文工融合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 杨建科 |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智媒时代西部地区原有新闻传播专业改革提升与实践探索 | 李明德 | |
6 | 西安交通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 郭雪松 | |
7 | 西北工业大学 | 理工科院校经管法领域新文科建设研究与实践 | 李娜 | |
8 | 西北工业大学 | 新文科视域下价值引领与文化育人相融合的美育课程体系构建 | 孙瑜 | |
9 | 西北工业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共建 | 贺苗 | |
10 | 西北工业大学 | 战略科技创新驱动的经管类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陈琳 | |
1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农林高校“文法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 赵丹 | |
1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新文科下农林特色金融学专业拔尖人才融合培养创新 | 吕德宏 | |
13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工科强校特色下的新文科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王益锋 | |
14 | 陕西师范大学 | “四史”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 | 罗淑宇 | |
15 | 陕西师范大学 | 融合虚拟现实应用的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 | 周筠 | |
16 | 陕西师范大学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俄语专业高素质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孟霞 | |
17 | 陕西师范大学 | “复语教育+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华学术外译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刘全国 | |
18 | 陕西师范大学 | 思想政治理论课卓越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刘力波 | |
19 | 陕西师范大学 | 新时代国家中文基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李西建 | |
20 | 陕西师范大学 | 新文科语境中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与创新 | 黄键 | |
21 | 陕西师范大学 | 以陕西文献集成数据库建设为依托的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机制探索 | 苏仲乐 | |
22 | 长安大学 | “一带一路”视域下“多语种+”复合型土木国际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 刘明和 | |
23 | 长安大学 | 行业特色高校公共管理类专业新文科建设与实践研究 | 李妮 | |
24 | 西北大学 | 综合性大学新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 曹蓉 | 拟推荐国家 |
25 | 西北大学 | 陕西新文科建设政策与支撑体系研究 | 郭立宏 | 拟推荐国家 |
26 | 西北大学 | 新时代陕西文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 | 姚聪莉 | 拟推荐国家 |
27 | 西北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文理学院,陕西科技大学 | 多元主体交互下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与新实践研究 | 顾颖 | 拟推荐国家 |
28 | 西北大学 | 新文科视域下“哲学书院”的创新与实践 | 张学广 | |
29 | 西北大学 | 数字人文与文化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模式 | 谷鹏飞 | |
30 | 西北大学 | 考古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陈洪海 | |
31 | 西北大学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应急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素质标准研究 | 雷晓康 | |
32 | 西北大学 | 法学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王思锋 | |
33 | 西北大学 | 面向现代化强国建设的经济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吴振磊 | |
34 | 西北大学 | 基于新文科建设要求的公共管理专业教师能力标准体系研究 | 李尧远 | |
35 | 西安理工大学 | 基于数据赋能的工科高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创新研究 | 胡海青 | |
36 | 西安理工大学 | “艺工文交叉融合,教产研协同创新”的工科高校艺术类学科建设实践 | 薛艳敏 | |
37 | 西安理工大学 | 基于国家级一流专业的科技翻译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 李庆明 | |
3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工程管理专业政产学研协同育人体系重构与实践 | 刘晓君 | 拟推荐国家 |
3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设计学类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吕小辉 | |
40 | 陕西科技大学 | 新文科教育改革视阈下高校思政课综合改革研究 | 姚书志 | 拟推荐国家 |
41 | 陕西科技大学 | “三促进建设、四结合推进、四层级培养”—艺术类大学生特色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 | 詹秦川 | 拟推荐国家 |
42 | 西安石油大学 | 行业划转理工科院校新文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陈军斌 | 拟推荐国家 |
43 | 西安石油大学 | 数智时代地方行业高校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吴勋 | |
44 | 延安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 侯业智 | |
45 | 西安工业大学 | 提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导向的“智能制造+大数据+管理”新文科专业建设研究与实践 | 向海燕 | |
46 | 西安工业大学 | 基于“手脑并重,一专多能”理念的传统文学类专业转型升级路径创新实践研究 | 冯希哲 | |
47 | 西安工程大学 | 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研究 | 吕钊 | 拟推荐国家 |
48 | 西安工程大学 | 特色工科院校外语类专业文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研究 | 胡伟华 | |
49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西部高等外语教育“区域协同、多元融合”的人才培养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 姜亚军 | 拟推荐国家 |
50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外语类院校语言人工智能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毋育新 | |
51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新文科理念下商务英语专业“融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刘军伟 | |
52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政产研学协同育人下的“经贸+多语种+科技”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吕寒 | |
53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卓越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 | 黄建友 | |
54 | 西北政法大学 | 多学科交融的国家安全法学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 王健 | 拟推荐国家 |
55 | 西北政法大学 | 法治学教学体系创新实践研究 | 杨宗科 | 拟推荐国家 |
56 | 西北政法大学 | 西部地区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王瀚 | |
57 | 西北政法大学 | 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与实践 | 孙江 | |
58 | 西北政法大学 | 法商相融复合型卓越经管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张荣刚 | |
59 | 西北政法大学 | 新文科教师实践能力提升机制研究 | 董玮 | |
60 | 西安邮电大学 | 面向经管类学生多样化培养需求的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的创新与实践 | 楼旭明 | 拟推荐国家 |
61 | 西安邮电大学 | 新文科语境下的艺术与科技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 闫兴亚 | |
62 | 陕西中医药大学 | 面向新文科的创新创业教育新体系建设 | 欧阳静 | |
63 | 陕西理工大学 | 经济学专业改造提升与实践路径研究 | 胡仪元 | |
64 | 陕西理工大学 | 体育教育专业“体教”深度融合路径创新与实践 | 邱毅 | |
65 | 西安财经大学 | 新文科背景下统计学专业线上课堂教学有效模式改革与实践 | 李萍 | 拟推荐国家 |
66 | 西安财经大学 | 新文科理念下电子商务类“OBE+PBL”赋能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探索 | 李翠 | |
67 | 西安财经大学 | 基于“三段三精一贯通”重构《金融学》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实践 | 王恒博 | |
68 | 西安音乐学院 | 音乐与科技协同创新体系建设与实践 | 李宝杰 | 拟推荐国家 |
69 | 西安音乐学院 | 基于指挥专业方向人工智能辅助合奏合唱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 侯颉 | |
70 | 西安音乐学院 | 音乐学与艺术学理论新文科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项目 | 叶明春 | |
71 | 西安音乐学院 | 五项全能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音乐教育专业建设实践 | 王延松 | |
72 | 西安美术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高等美术教育“一流专业”群、“一流课程”群建设实践研究 | 李云集 | 拟推荐国家 |
73 | 西安美术学院 | “立足西北,服务国家”新时代高等美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创新 | 朱尽晖 | 拟推荐国家 |
74 | 西安体育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体育学类专业人才的创新创业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 温晓妮 | |
75 | 西安文理学院 | 新时代幼儿园教师岗位胜任力的模型建构及其职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蔡军 | 拟推荐国家 |
76 | 西安文理学院 | 新文科视域下综合类高校音乐专业多维度人才培养模式提升路径研究 | 史海静 | |
77 | 宝鸡文理学院 | 地方高校新文科建设发展的思路与途径 | 田延峰 | |
78 | 咸阳师范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的财务管理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 李冠杰 | 拟推荐国家 |
79 | 渭南师范学院 | 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模式创新与实践 | 杨方琦 | 拟推荐国家 |
80 | 榆林学院 | “四元融合”的“汉语+”师范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 贺智利 | |
81 | 榆林学院 | 黄河几字湾区域基于四方协同的“两融入、两突出”商科人才培养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 高谋洲 | |
82 | 安康学院 |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提升探索与实践 | 杨运庚 | |
83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学前+”与“+学前”的学前教育专业集群融合发展探究 | 李明军 | |
84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面向新文科的高师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 薛燕 | |
85 |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 新文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为例 | 崔锐 | |
86 | 西安培华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课程的多元融合路径研究 | 张予阳 | |
87 | 西安翻译学院 | 面向新文科的政产学研融合创新翻译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实践 | 张睿 | |
88 | 西安翻译学院 |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毛青 | |
89 | 西安外事学院 | 新文科创新创业智慧教育研究与实践 | 杨在华 | |
90 | 西安欧亚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闫晋瑛 | |
91 | 西安欧亚学院 | 《新时代文科专业结构优化研究与实践—以西安欧亚学院为例》 | 王艳 | |
92 | 西京学院 | 融合创新:新文科背景下传媒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张西静 | |
93 | 西安思源学院 | 基于新文科背景下的陕西民办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赵惠霞 | |
94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 新文科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内容优化与课堂教学创新研究 | 卢洪涛 | |
95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新文科视域下经管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白丹 | |
96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基于在线自建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 宋晓焕 | |
97 |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 “新文科”视域下网络与新媒体广告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 张静 | |
98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 | 智慧教育视域下艺术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方法创新研究与实践 | 耿云杉 | |
99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基于微专业的“新商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南琳芝 | |
100 | 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 政产学研联合培养新文科人才的机制创新与实践 | 赵卓 | |
101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 基于众创空间理念下的专业工作室建设路径探索与实践 | 王栓萌 | |
102 | 西安财经大学行知学院 | 新文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产教创”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 刘会芬 |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陕西省教育厅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