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督导改革之前线声音:铜川市教育局深化改革强化落实

教育督导改革之前线声音:铜川市教育局深化改革强化落实

时间: 2021-06-17 18:07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现代教育督导制度在清末废科举、办新学之时从西方引入我国,伴随新中国教育的成长,教育督导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2012年《教育督导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教育督导在法治化轨道上迈出了重要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督导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维护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抓落实的重要抓手。但对照党中央的要求,对照《教育督导条例》的规定,对照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稳定的需要,对照人民群众的期待,仍有较大差距。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是聚焦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及时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通过认真学习方案,深刻领会《督导意见》精神。
    一、高屋建瓴
    陕西省《实施方案》对《督导意见》作出充分的阐释,《督导意见》这份纲领性的文件,对新时代我国教育督导事业发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具有里程碑意义。《督导意见》从管理体制、运行机制、问责机制、督学聘用和管理、保障机制五个方面对改什么、怎么改作出系统部署,通过完善报告、反馈、整改、复查、激励、约谈、通报、问责等8个方面的制度,进一步强化了教育督导权威性和严肃性,问责更加有力,对督学人员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二、根植于心
    《实施方案》从建立健全教育督导管理体制、创新完善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加强教育督导问责机制建设、强化教育督导队伍建设、提高教育督导保障水平、强化教育督导改革保障措施等六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在督政方面,构建对地方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分级教育督导机制,督促省、市、县三级政府履行教育责任。在督学方面,建立国家统筹制定标准、地方为主组织实施,对学校进行督导的工作机制,指导学校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在评估监测方面,建立教育督导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多方参与的教育评估监测机制,对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监测,为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决策、指导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认真学习《实施方案》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教育法律法规,努力学懂吃透,切实提高政策水平和理论素养。
    三、增强使命
    《方案》指出要全面加强对学校的督导。继续开展“316工程”教育督导评估落实规范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实施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督导评估。坚持对校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导考核。指导学校自我诊断、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完善督学责任区制度,开展常态化督导,推动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作为督学重在监督与指导,关键是要落实责任。要在深入责任区学校了解教育教学改革动态,指导帮助责任区学校发展和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过程中,扩大督导影响力,树立督学权威,专项督导抓落实,随机督导抓巩固,跟踪督导抓整改,日常工作找问题,创新工作找思路,延续工作找责任。过程督导要实,问题查摆要准,原因分析要透,指导工作要新,既敢于监督,又善于指导,督出实情,导出实施。
    四、强化服务
    学习《实施方案》,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先服务,后督导的督导理念。先指导,后评估,先诊断,后建设,坚持原则,察实情,讲实话。进班级、进教研组、进食堂现场督查,现场反馈,总结汇报,跟踪整改。
    《实施方案》精准、务实,学习文件,根植于心有标准,更要在实际工作中,在现场督导评估实践中,立足自身专业特长,多观察、多思考,不断创新督导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教育督导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