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盘点:2020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造全面完成

年终盘点:2020年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造全面完成

时间: 2021-02-16 08:04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截至2020年底,陕西省规划的3148所中小学校改厕项目全部完工,改造面积34.6万平方米,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厕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西安市太乙宫初级中学新建水厕

铜川市耀州区张郝小学新建水厕

补齐发展短板 改善校园环境

    厕所是中小学建设的重要配套设施,是师生基本生活卫生条件和校园文明健康的重要保障,事关广大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文明养成。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小学厕所建设改造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解决好中小学改厕问题。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厕所革命”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教育厅把基础教育学校改厕作为改善校园环境、补齐发展短板的重要切入口,坚持“小厕所、大文明”“小厕所、大民生”,抓紧落实,扎实推进,全省基础教育旱厕改造规划任务顺利完成。
    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造工作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先后召开5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副省长方光华多次就改厕工作赴商洛、延安等地调研指导,要求把改厕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按照“规划先行、统筹协调、分类指导、精心实施”的原则,挂图作战,对标对表,紧盯时间节点,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抓住2020年暑假有效施工期,确保按期交工。
    按照省委、省政府改厕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成立了由省教育厅牵头的中小学改厕工作专班,省发改、财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住建、卫健等委(厅)大力支持,7委(厅)联合全力推动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改厕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省教育厅会同省级有关部门,组织市、县对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旱厕的数量、布点、类型等情况逐校进行了4次摸底核查,确保全面排查,不漏一所,并将基础教育学校改厕工作纳入省政府教育综合督导内容,督促各地加快工程进度。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领导多次带队赴咸阳、榆林现场重点督办,察看工作进度,研究解决对策,督促责任落实。



铜川市宜君县第二中学(上)延安市甘泉县第一小学(下)旱厕改造前后对比
    铜川市教育局对全市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厕所情况进行摸底排查,系统梳理需要改造厕所的现状、数量、面积、分布等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了《铜川市中小学幼儿园旱厕改造工作方案》,按照《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造技术指南(试行)》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全市44个旱厕改造项目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按照“一校一策”分类实施,确保改造后厕所安全顺利投入使用。

基础教育学校改厕工作6大亮点

    陕西省改厕工作启动早,行动快,在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下,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大力推进改厕工作实施,取得明显成效。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改厕工作形成了6大亮点。
    ——文明习惯得到初步养成。通过实施旱厕改造,中小学校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改善,师生潜移默化逐渐养成文明、卫生、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了卫生环境,减少了疾病传播。宝鸡市眉县各中小学幼儿园按照卫生要求,每天定时清洁打扫,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做到不见粪便、不留污渍、无异味、无蚊蝇,确保厕所内外整洁干净卫生。同时,开展检查评比活动,粘贴宣传标语,营造厕所文化,让学生养成健康文明的良好卫生习惯。


铜川市宜君县尧生镇中心小学学生打扫厕所卫生
    ——统筹落实项目投入资金。省教育厅积极争取各专班成员单位改厕资金,将改厕工作统筹纳入教育现代化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等项目范围予以支持,累计投入中省各类资金5.69亿元,保障了改造工作所需各类建设资金,实现了贫困地区旱厕改造资金全覆盖。铜川市旱厕改造项目资金,按照中央和省上补助、市级配套、区县自筹的方式,各级分担共享,共同落实旱厕改造项目资金,并将全市改厕特别是贫困地区学校改厕统筹纳入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基础教育学校校舍建设类项目建设范围予以支持,多渠道筹措项目资金,先后投入资金1467万元,确保了全市旱厕改造项目顺利实施。


铜川市耀州区(贫困县)易华希望小学改造后水厕
    ——项目管理规范高效。改厕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态势下,克服种种困难,抓住2020年暑假有效施工期,避免秋季开学后施工受限以及冬季寒冷施工困难等因素,强化“830”完工交账意识,加快工作进度,积极实施改造,为完成既定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商洛市教育局认真按照有关工作要求,高度重视中小学幼儿园旱厕改造工作,将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纳入脱贫攻坚“三排查三清零”任务清单,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将全市550所农村学校旱厕改造纳入农村厕所改造范围,并于2020年6月底全部改造完成。府谷县旱厕改造工程,历时4个月,总投资约1500万元,改造面积约6679平方米,新增男教职工蹲位143个,女教职工蹲位481个,男学生蹲位436个,女学生蹲位640个。建设标准达到了“四净三无两通一明”(即地面净、墙壁净、厕位净、周边净,无溢流、无蝇蛆、无臭味,水通、电通,灯明)和绿色生态、安全实用、文明环保要求,并于2020年8月31日前全部竣工。改造完成后组织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对照《旱厕改造检查验收标准》进行验收,检查验收覆盖率和合格率均为100%。


榆林市子洲县电市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冒雨追赶进度
    ——建立完善维护长效机制。通过实施旱厕改造,加快补齐教育脱贫短板,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农村学校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厕所“颜值”大提升,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宝鸡市旱厕改造项目为解决冬季厕所水管冻裂问题,在前期安装空调的基础上,多处咨询、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利用水管电板加热技术,有效解决了冬季水管冻裂问题。


宝鸡市岐山县蔡家镇坡北星小学新建水厕
    榆林市针对气候严寒的实际,在厕所改造工程中,要求各县区必须严格遵照上下水管道填埋标准执行,地下管网必须填埋超过110CM,厕屋封闭,设置门窗。有条件的学校厕所必须接入学校锅炉供暖管网,不具备条件的通过空调、电暖气等方式采暖。鼓励各县区、各学校发挥创新。部分县区采取管道直接缠绕电热丝加热,部分学校采取碳晶发热板等新型材料和方式取暖,确保冬季上下水不受冻,师生安全如厕。


清涧县采用恒温式电暖气解决乡镇学校取暖困难问题
    ——纳入工作考核内容。将改厕工作纳入教育脱贫攻坚专项任务和教育扶贫挂牌督战工作序列中,与全省教育脱贫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实施,2020年底旱厕改造顺利完成脱贫任务。安康市将改厕工作列入2020年度县区教育履职考核内容,建立局长、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的责任包抓机制,实行任务销号、责任压茬管理,将旱厕改造项目分解落实到各级各部门,每个部门包建1-2所学校,举全县之力集中攻坚,确保项目推进有力有序进行。



咸阳市泾阳县部分学校厕所改造施工现场照片
    ——提前完成既定目标。按照教育部、发改委有关文件要求,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贫困地区保障2020年12月底完成,非贫困地区通过2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实现全省中小学厕所基本达到安全、卫生、环保等底线要求。全省教育系统抓住有利时机,真抓实干,大举推进,在保证改厕质量的情况下,实现了两年任务一年做,顺利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延安市宝塔区甘谷驿学校新建水厕
    陕西省基础教育学校旱厕改造的全面完成,使得全省教育脱贫短板得到补齐,巩固了教育脱贫成果,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学校师生如厕难的问题。同时,旱厕改造减少和预防了校园传染病的发生,促进了师生文明素养和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了师生生活幸福感和健康指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