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青年、关照青年、服务青年,探索实施“六项工程”,完善“三全育人”格局,不断丰富“一站式”学生社区育人场景。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一站式”学生社区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实施“春雨”思政铸魂工程,锚定理想信念坐标。该校成立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的“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构建“党委书记带头抓、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协同落实”的工作机制。社区建设被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考核体系,党委定期听取汇报,推动各项任务高效推进。依托“学院党委-二级学院党总支-社区党支部-学生党员-青年团员”5级架构,划分54个思政网格单元,配备108名党(团)员网格员,实现社区思政管理全覆盖。开展“四进两联一交友”“党建进公寓”“党员示范岗驻楼宇”等活动,组建的“春雨宣讲团”定期在社区宣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活动
——实施“春苗”自我教育工程,锻造自主成长引擎。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核心,优化自治管理,选拔180余名优秀学生组建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同步兼任公寓楼层长、网格员;开发AI助手“汉小鹮”,日均响应学生生活咨询200余次;组建“春苗志愿服务队”20支,年均开展政策宣讲等志愿活动180余场,志愿服务时长累计1.2万小时。激活空间效能,统筹社区公共空间,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技能对对碰”“大国工匠进社区”“高雅艺术进社区”等活动,促使特色校园文化润泽学生心灵,营造“时时能学、处处可学、人人乐学”的浓厚氛围。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师生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
——实施“春风”活动践德工程,构建实践育人生态。扎根实践土壤,在社区设立实践育人工作站,围绕区域特色产业,精准设计实践项目,每学期分批次组织全校1.6万余名学生到学校农场开展劳动实践活动,累计劳动时长2.4万余小时,让实践成为品德培育的鲜活教材。学院入选首批陕西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突出成果转化,在社区设立践德积分榜,实时记录学生志愿服务时长与表现,组建直播电商团队,年均开展助农直播58场,帮助农户销售茶叶、木耳等土特产,价值约21万元,实现了“品德培育—技能提升—社会价值”的闭环转化。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举行奖助学金集中发放仪式
——实施“春蕾”阳光资助工程,塑造成才资助模式。以“阳光透明、精准赋能”为核心,构建全链条资助体系,建立“智慧筛查-实地走访-邻里评议”三级机制,通过智慧校园系统自动比对学费缴纳、生活消费等数据,初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辅导员深入走访了解学生生活状况,组织邻里座谈会,进行客观研判。打造“资金+能力+精神”三维资助体系,年均发放各类奖助学金2500余万元,覆盖1.8万余人次;开设春蕾技能课堂42期,邀请企业导师传授护理实操、电商运营等技能,受助学生累计850余人次;举办励志分享会,组织受助学生讲述奋斗故事,发挥榜样模范的激励作用。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在“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心理游园会系列活动
——实施“春光”启智润心工程,搭建心理育人矩阵。以“阳光护航、润心启智”为目标,当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主动求助率同比增长35%。在社区建立“宿舍长—辅导员—心理中心”三级响应机制,网格员随时汇报突发情况,宿舍长定期反馈学生状态,辅导员每周深入宿舍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心理中心联合二级学院定期召开心理健康研判会。搭建多维平台,开通校园“12345”平台,畅通学生诉求反馈渠道,平均响应时间不超过2小时;通过在社区楼栋开辟“聆心小屋”,设置“春光信箱”“心灵树洞”“情绪宣泄角”等,畅通心灵沟通渠道。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实施“春华”远航筑梦工程,构建就业育人格局。以“精准指导、赋能远航”为导向,聚焦“职业规划”,组织中高级职业指导师、生涯规划师、创业导师等建成就业导师团,深入社区开展学业发展、生涯规划和就业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增强专业发展信心,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聚焦“能力提升”,实施“宏志助航”培训计划,引导学生对照职业岗位能力需求对标自查,补齐能力短板,累计开设课程26期,培训学生5800余人次;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大赛等实操赛事10余场,4500余名学生踊跃参与,以赛促学、以赛促进,有效缩短学生平均求职周期。
(实习编辑:云磊 责任编辑:祝越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