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推进大中小学助学关爱一体化

西北大学推进大中小学助学关爱一体化

时间: 2025-09-30 09:05 |来源:
ztfd.png ztsx.png ztzc.png

近年来,西北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育人作为资助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受助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探索“受助”和“助人”双向奔赴、大中小全学段共同发展的资助育人模式,构建大中小学助学关爱一体化体系。

该校针对不同学段、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整合育人资源、汇聚育人合力,精心设计小学“小红帽大学游”、中学“手拉手支教”、大学“社团关爱赋能计划”等活动,推进大中小学助学关爱一体化。学校唐仲英爱心社在周至县集贤、九峰、育英、甘午、骆峪、西岩坊、楼观台等地十余所中小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活动,累计1200名大学生参与,5000余名当地中小学生受益。


西北大学社团开展参观博物馆、趣味化学实验活动


——小红帽大学游:以游带学,寓教于乐。小红帽大学游是面向周至县的中小学,由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中小学生参观大学校园的活动。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精神需求,志愿者量身定制参观大学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探索大学实验室,参加大学素质拓展活动等,突出研学实践的助学育人功能。中小学生通过实地参观与学习,感受高校的深厚底蕴和科研氛围,厚植爱国情怀,激发对未来的无限憧憬。通过参观西北大学校史馆,帮助中小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历史,感受学者们对学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扎根西北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通过参观西北大学博物馆,了解生物进化与文明起源发展的相关知识,增强中小学生对历史的理解认知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通过观看和亲身体验化学物理实验,培养中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他们树立科研报国、锐意进取的远大理想。


西北大学社团志愿者给周至县骆峪中学学生讲课


——手拉手支教:奉献青春,爱心浇灌。手拉手支教是面向周至县中学的活动,包括暑期手拉手和周末手拉手,由大学生志愿者为初高中生提供爱党、爱国等思政课堂,语文、数学等文化课堂,音乐、手工等兴趣课堂,成长、发展等青春课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大学生成为支教老师,通过教学传授知识,丰富初高中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青春力量。


西北大学社团在校内开展学业帮扶活动


——社团关爱赋能计划:以文化人,启智润心。学校社团通过开展“社团关爱赋能计划”,结合专题培训、辅导课堂、赛事活动等方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定期开展学业帮扶,充分发挥学校仲英青年学者作用,举办科普讲座,提高学生研究能力;成立学联小组,每月结合时事热点,紧扣大学生关注问题,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关注国家、观察社会、参与治理的机会,不断强化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社团通过开展各项活动,为学生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打开窗口。中小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启迪,思考人生价值,树立远大理想,担当社会责任。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长才干。


(实习编辑:云磊   责任编辑:祝越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