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发挥轨道交通行业的办学优势和地处西安的区位优势,在优质资源引进、国际人才培养、中国标准输出等方面主动作为、创新实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交通学院”揭牌
——高起点“引进来”,开辟国际合作新赛道。一是引资源树立国际化办学“标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共同成立国际交通学院,开办5个铁路类专业,引进俄方优质课程11门、优秀教材19本,俄方院校先后选派15名优秀教师到校任教,累计培养2000余名具备国际视野的轨道交通技术技能人才,留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169人。二是引学生实现国际化办学“突破”。以“中文+技能课程”为核心,全面推进轨道交通类专业群和课程建设,与相关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设立“北京交通大学外国留学生联合培养基地”和“长安大学国际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塑造中国式职业教育品牌,吸引国际留学生来华学习。2024年,来自哥伦比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老挝、泰国等国家留学生达108人。共建“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基地,主办专题研修班,来自俄罗斯等5个国家25名学员参加学习交流,国际合作办学逐步由“单向引进借鉴”转变为“双向共建共享”。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海外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开班仪式
——高质量“走出去”,探索对外开放新途径。一是主动出击建项目。与泰国廊曼技术学院合作共建“中泰轨道国际学院”,被泰国教育部授予“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在哈萨克斯坦萨特巴耶夫大学挂牌成立“中哈交通与物流教育中心”,启动“秦岭工坊”建设。在刚果(金)设立线上“秦岭工坊”,面向当地167名学生开设《铁路桥涵施工与养护》和《国际中文》两门在线直播课。创立海外培训项目,派出10名教师完成肯尼亚蒙内铁路本土化技术人才培养项目184名肯尼亚籍学员培训任务;创新输出中国标准,开发的“造价工程师8级”和“信息技术工程师8级”两套职业标准通过坦桑尼亚教育部门认证,成为坦桑尼亚国家职业标准,有效提升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二是随企出海扩影响。跟进中土集团、中国港湾公司等大型国企的海外项目,与长安大学合作共同建设中非交通大学(尼日利亚),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拓展境外培训,与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设立“海外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为哥伦比亚波哥大地铁一号线项目哥伦比亚籍员工提供城市轨道交通岗位培训,两期共50人,由单一的人才共育转向多层面的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成为职业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示范性案例。
——高水平“多融合”,做大国际办学空间。一是搭建国际人文交流平台。聚焦“中国高铁”和“中国职教”两张名片,打造“参访点”“教学点”两个平台,先后接待50多个国家700余位各国政要、国际组织、驻华使节、企业代表、友华媒体参观与交流。二是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依托“全球工匠联盟”“中国中亚五国交通基础建设领域人才培养联盟”和“一带一路职教联盟”等十二个联盟和平台,主办和参与人才培养国际论坛20余次,促进中国铁路职业院校、企业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合作交流。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与萨特巴耶夫大学共建“中哈秦岭工坊”签约
——高标准“再提升”,增添国际办学活力。一是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面融入。围绕国家“双高计划”建设“中文+职业技能”要求,注重讲好中国故事,组建国际中文教师团队,建设包括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等内容的精品课程,开展国际培训、留学生培养、汉语桥研习营等活动。二是注重融入职业情怀。与肯尼亚铁路项目中国路桥、哥伦比亚地铁项目西安地铁、中俄合作办学项目西铁局、哈萨克斯坦“秦岭工坊”项目中国中车等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将企业文化、职业精神、员工要求融入其中,将轨道行业企业员工制度素养、法治思维和半军事化管理要求,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