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单位 | 反馈意见 | 采纳情况 |
1 | 铜川市教育局 | 一、《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 无修改意见。 二、《陕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标准》 1.二级指标四、资金投入 第一条:信息化工作经费建议明确年最低标准,可以是生均XX元或者最低百分比。 2.二级指标五、网络环境 第一条:500M标准对于农村学校(一般规模在200人以内)偏高。 3.二级指标九、系统平台与大数据 第三条:学校官方网站建议作为加分项列入指标。 | 部分采纳。 意见:500M标准对于农村学校(一般规模在200人以内)偏高。 未采纳原因:经调研,目前中小学校出口带宽基本都达到100M以上,本标准提出到2022年带宽达到500M,随着5G等应用,这个指标应该能够达到。 意见:学校官方网站建议作为加分项列入指标。 未采纳原因:根据网信及网络安全部门的要求,市、县一级仅保留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网站均已并入政府网站统一管理,近两年,学校网站逐步减少,多数因政策原因关闭,从安全角度考虑,还在建设并运营的网站将来也会逐步关停,因此,建议在标准中,不再提出办学校官方网站的条款。 |
2 | 榆林市教育局 | 1.个别指标应该区分学校的规模,设定可选项。如:数字化探究实验室,校园电视台等。 2.信息化终端配备没有指出具体的标准(只是一句“按照国家办学要求,满足学习需要”),建议按不同规模学校设定不同标准。 3.二级指标“网络与信息安全”下第三条“配备统一管理的校园安防系统……”,这个目标建议调整到二级指标“网络环境”下,修改为“建设统一的校园安防系统,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包括重点实验室,食堂、库房、餐厅等),有统一的视频监控中心,实现网络化管理,并接入省级大数据安全管理平台”。 4.对照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发现该标准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具体指标上不够明确,不够精细。未指出教育教学中“网络备课、网络教学、网络教研、课堂教学、教学资源”的具体细化指标,也未指出教育管理的“教务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设备资产管理”等一些具体的指标,采用了较为笼统的“各级各类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表述。 5.标准的制订忽视了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等,应在文件内说明,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参考。 6.标准应增加“教育评价”指标,对学生发展性评价、教师发展性评价与学校发展性评价列出具体指标。也可将指标整合到“教育管理”相关指标下。 7.针对学校设立首席信息官(CIO)职位,它是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总设计师和总指挥。应明确提出担任CIO应具备的条件和工作职责。并规定年终要对CIO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对工作出色的CIO给予奖励。技术支撑服务队伍应不少于全校师生总数的0.2%。 8.针对“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评聘和绩效考核办法”,建议省级层面出台相应的指导意见便于各级参照操作,否则难以落到实处。 9. 统筹管理与工作机制--二级指标中--第四点:资金投入“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资金预算,并足额保证信息化建设经费。合理配置学校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含资源)、日常运维、人员培训经费投入比例。”变为“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保证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合理配置学校信息化发展所需要的硬件、软件(含资源)、日常运维、人员培训经费投入比例。 | 已采纳:建设统一的校园安防系统,实现校园监控无死角全覆盖(包括重点实验室,食堂、库房、餐厅等),并与省级教育安全防控平台进行对接。 意见:按不同规模学校设定不同标准。 未采纳原因:《标准》是中低要求标准,希望学校都努力实现,没有按照规模设定。 意见:建议省级层面出台关于CIO等工作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的指导意见便于各级参照操作,否则难以落到实处。 未采纳原因:将在后续出台相关文件。 |
3 | 汉中市教育局 | 1.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县区设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配备不少于教师数千分之三的信息化专任教师(管理人员),并按每生不少于2元的标准,落实好信息化工作经费; 2.500人以上学校设立信息中心,安排专职人员负责,落实人员岗位待遇; 3.信息化建设由县区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资金统筹,利于维护管理。并限定信息化投入最低标准。 | 部分采纳。 意见: 加强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县区设立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未采纳原因:前期专门针对市、县教育局出台过标准,有相关要求,该标准是针对学校的。 |
4 | 安康市教育局 | 1.二级指标:九、系统平台与大数据部分中,“办好学校官方网站”提法值得考虑,目前,根据网信及网络安全部门的要求,市、县一级仅保留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网站均已并入政府网站统一管理,前几年,安康有各级各类学校门户网站140余个,近两年,学校网站逐步减少,多数因政策原因关闭,从安全角度考虑,还在建设并运营的网站将来也会逐步关停,因此,建议在标准中,不再提出办学校官方网站的条款。 2.根据《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教育等是今后学校信息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故,建议在二级指标《教育教学》或《办学特色》中增加:探索开展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实践创新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 已采纳:根据网信及网络安全部门的要求,市、县一级仅保留政府门户网站,各部门网站均已并入政府网站统一管理,建议去掉。 中小学标准中“办学特色”增加“探索开展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开展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环境下的实践创新教育活动,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 |
5 | 府谷县教育局 | 1.一级指标:统筹管理与工作机制 二级指标:工作机制 “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栏目中加入 “信息化管理员工作量按每周不少于6课时计” 二级指标:资金投入 “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资金预算……”栏目中加入“信息化经费预算不少于年度资金预算的15%” 2.一级指标:数字校园环境建设 二级指标:网络环境 “按照教育部《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规范(试行)要求……“栏目中”到2022年,实现中小学校”修改为“率先实现中小学校……” 3.一级指标: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 二级指标:九、系统平台与大数据 “办好学校官方网站……“栏目应改为”具备条件的学校办好……“。目前各学校包括县级教育网站、微信公众号已全部关停。 | 部分采纳。 意见:“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栏目中加入 “信息化管理员工作量按每周不少于6课时计”未采纳原因:针对这条应该专门出台其他相关文件落实。 意见:“将学校信息化工作经费列入学校年度资金预算……”栏目中加入“信息化经费预算不少于年度资金预算的15%” 未采纳原因:因各地存在差异,无法设定统一的资金预算比例。 |
6 | 陕西科技大学 | 一、8.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评聘、绩效考核及成果认定办法。建议修改:是否可以出台相关具体执行办法的文件指导下属单位相关工作的落实。 网络环境。建议修改:出台关于出口带宽的参考标准。 六、17.异地灾备机房。建议修改:异地灾备机房的要求一般需80公里以上,较难实现。 七、19.多媒体教室数占全部教室数的比例不低于100%。建议修改:不太理解,是否所有教室必须100%为多媒体教室? 七、21.网络视频会议室。建议修改:校区间、校际间是否必要? 十二、43.高性能计算系统。建议修改:建议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及相关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实现。 | 已采纳:异地灾备机房一般需80公里以上,较难实现,建议去掉。 |
7 | 西北政法大学 | 1.建议在“一、2”中增加以下内容:由学校信息化管理部门负责网络出口的统一归口管理;明确信息化管理部门在学校的定位。 2.建议在“三、8”中职称评审认定办法中明确以考代评的职称评定办法。 3.在“六、17”中“及专用中心机房”重复。 4.建议在“七”中的每一项均增加“其建设需经信息化建设管理处室进行统一方案审核”。 5. 建议在“十五、48”中增加内容“鼓励学校信息化技术人员从事校内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并给予资金保障。” | 部分采纳。 未采纳原因:针对这条应该专门出台其他相关文件落实。意见:职称评审认定办法中明确以考代评的职称评定办法。 |
8 | 西安财经大学 | 1.关于建设指标三级“10.建设运维”,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年信息化经费投入不低于全校总投入的4%。 建议修改为:将学校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年信息化经费投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逐渐递增。 注:将全校总投入4%列入信息化建设和运维,不符合学校当前的资金状况。 2.关于建设指标三级“8.考核激励”,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及成果认定办法,信息化工作人员绩效待遇不低于学校管理岗位平均水平;制定鼓励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激励政策,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指标。 建议修改为:关于建设指标三级“8.考核激励”,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及成果认定办法,信息化工作人员绩效待遇能够达到学校相应管理岗位水平;制定鼓励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激励政策,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指标。 3.关于建设指标三级“19.网络多媒体教室”,建设能够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数占全部教室数的比例不低于100%。 建议修改为:建设能够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网络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数占全部教室数的比例力争达到100%。 注:没有完全清楚原文“多媒体教室数占全部教室数的比例不低于100%。”的意思,不清楚高于100%以上的多媒体教室是指那部分教室。 4.关于建设指标三级“28.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范围覆盖广泛,并实现与数字校园平台之间数据融合。 建议修改为:建设校园一卡通系统,功能范围覆盖广泛,推行无卡化或虚拟卡业务,并实现与数字校园平台之间数据融合。 | 部分采纳。 |
9 |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1.标准的技术支撑服务队伍不低于师生总数的1‰对于高职院校实施难度较大。 2.全网支持 IPv6 并接入 CERNET2,目前CERNET网络的资费标准和带宽性价比太低,对于高职院校价值仅仅是.edu.cn的域名。 3.考核激励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及成果认定办法实现比较困难。 4.数据中心机房关于建设异地灾备机房的必要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建设符合国家标准及规范的专用中心机房及专用中心机房及异地灾备机房。”这段文字语句不通顺,存在错误。 | 部分采纳。 |
10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 | 建议修改:“一、组织机构,4、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内容为:“成立由校内外业务专家组成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学校信息化建设规划和重大工程项目进行前期方案论证,保障信息化领导小组工作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建议修改:“三、制度建设,8、考核激励”内容为:“制定信息化工作人员的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及成果认定办法,信息化工作人员的绩效待遇不低于学校管理岗位平均水平;制定鼓励开展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工作的激励政策,适当考虑能者多劳,落实加班补助政策。并将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考核指标。” 建议修改:“七、公共设施及终端,19、网络多媒体教室”内容为:“建设能够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实现100%全覆盖。” 建议修改:“九、网络安全,30、安全制度”内容为:“完善网络安全防范技术措施,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要求,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建议修改“十、管理资源,36、数据资源”内容为:“做好各类业务系统数据的采集,并通过数据交换等方式,形成校本数据中心,逐步消除信息孤岛。” 建议修改:“十六、大数据应用,52、大数据分析服务”内容为:“依托校本数据中心,建设教育大数据分析平台,深度挖掘教育大数据的决策支持作用,提升学校综合治理能力。” 建议修改:“十八、对外服务与文化传承,59、社会服务”内容为:“通过信息化手段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实现互联网条件下的精准扶贫。” | 部分采纳。 未采纳原因:经调研,大部分学校认为100%实现很难达到。意见:“建设能够满足现代教育教学需要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实现100%全覆盖。” |
11 | 无修改意见 | 宝鸡文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