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厅文件 » 教育厅文件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标  题: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的通知
  • 索引号码:11610000741297059L/2020-107
  • 发文字号:陕教〔2020〕123号
  • 发布机构: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 公文时效:有效
  • 成文日期:2020-07-21
  • 发布日期:2020-07-30 17:04:12
  • 类  别: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 浏览次数:26017
    各设区市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杨凌示范区教育局、现代农业和乡村发展局,西咸新区教育卫体局、农业农村局,韩城市教育局、农业农村局,有关高等院校,省属有关中等职业学校:
          《陕西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7月21日

    陕西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

          根据《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陕西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产教融合为原则,以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立足点,以“四计划、一工程”为抓手,力争经过3年努力,形成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全链条,实现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同频互动、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人才振兴计划
          1. 健全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体系。改善县级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增强市属高职院校与区域发展的契合度,提高市域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与乡村振兴相适应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源源不断地输送“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
          支持职业院校围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地方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特色专业和专业群。支持高职院校调整、改造涉农专业,举办五年一贯制,提高人才培养能力。
          2. 创新乡村振兴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市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乡村振兴产学研中心,开展技术研发、转化与应用,开展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贯通人才培养试点。
          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地方共建产业学院、产教园区,联合招生办学,推行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工学交替、学分制与弹性学制、线上线下结合、育训结合等教学组织形式,实行灵活而有质量的学业考核形式,鼓励探索混合所有制。
          3. 开展乡村产业劳动力培训。整合县域培训项目,强化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的基本职能,按照《陕西省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1年)》,支持职业院校开展补贴性培训。
          建立职业院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协同培训机制,“一校一品”打造乡村劳动力培训品牌,重点开展乡村旅游、家政服务、物流配送、养老服务、民俗文化等培训。
    专栏1 人才振兴计划
          乡村振兴产学研中心:每所市域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1个,全省遴选建设5个。
          中职学校乡村振兴特色专业:每市遴选建设5个,全省建设30个。
          市属高职院校乡村振兴特色专业(群):每所建设2个,全省遴选建设10个。
          乡村产业劳动力培训品牌:每市5个,全省共打造30个。
          二、实施康养教育振兴计划
          4. 加快乡村康养人才培养。支持有条件的市域应用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提高全科医生、儿科、妇科、预防等人才培养质量。支持职业院校开办康养产业相关专业;采取中高职接续培养“3+2”模式,提高康养、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支持高职院校开展乡村医生学历提升培养培训。
          5. 加强乡村幼儿教育人才培养。发挥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办学优势,扩大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培养规模,积极推动初中起点五年制幼儿园教师培养。支持高职院校面向乡村学前教育、早教机构从业人员,开展学历提升培养培训。
    专栏2 康养教育振兴计划
          乡村康养人才:全省每年培养10000人,3年30000人。
          乡村幼儿教育人才:全省每年培养10000人,3年30000人(含早教人才培养)。
          三、实施居民素质提升计划
          6. 提升社区教育发展水平。支持职业院校扎根乡土、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社区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区文化建设、现代乡规民约培育,创建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
          7. 提升乡土文化传承创新能力。支持职业院校通过教育、培训,以及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民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活动,培养一批文化传承人,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
    专栏3 居民素质提升计划
          国家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全省遴选建设30个。
          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全省遴选培育20个。
          四、实施管理服务提升计划
          8. 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农民队伍。支持职业院校开展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重点实施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知识、管理技能等方面教育。
          9. 培育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开展种养能手、农机操作能手、能工巧匠培训,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村产业带头人、职业经纪人,提升生产经营能力。
          10. 提升村组干部学历层次。与地方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联合办学,面向村组干部,举办农村综合管理、公共服务等相关专业,实行灵活的办学、招生、教学、管理模式,促进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专栏4 管理服务提升计划
          高素质农民:全省每年培养培训1000人,3年3000人。
          乡村产业带头人:全省每年培育600人,3年1800人。
          村组干部学历提升:全省每年培养培训300人,3年900人。
          五、实施职教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工程
          11. 推进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按照“统筹管理、分类指导、示范引领、梯次推进”的原则,大力支持进入“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的8所高职院校,打造职教“龙头”;实施省级“双高计划”,支持建设一批骨干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及专业、专业群。
          12. 推进市属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进一步明确市属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加强市属高职院校建设,重点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专业;支持有条件的省直管市(县)举办高职院校,形成与乡村振兴、区域发展相适应的职教布局。
          13. 推进中职学校达标提质。落实国家标准,开展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活动,重点抓基础能力、教师队伍、教学常规建设。力争到2022年,中职基本办学条件全部达标。整县提升职教发展水平,服务县域经济发展,建设农村职成教示范县。
    专栏5 职教服务乡村振兴能力提升工程
          国家双高计划建设4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4个专业群院校。
          省级“双高计划”:重点建设高职院校10所,专业群20个;中职学校30所,专业100个。
          中职学校达标:2020年30%的学校达标,2021年80%的学校达标,2022年全部达标。
          农村职成教示范县:每市1个,全省共遴选建设10个。
          全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统筹政策、项目和资金,推动“行动计划”高质量实施;市县要落实教育费附加30%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落实市属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政策,落实中职生均公用经费政策,各类乡村振兴培训经费向“行动计划”聚集;同时积极争取政府债券资金支持。
     

    扫一扫分享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