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厅文件 » 教育厅文件

关于确定西安市碑林区等6县区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标  题:关于确定西安市碑林区等6县区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的通知
  • 索引号码:11610000741297059L/2016-021
  • 发文字号:陕教基一〔2016〕1号
  • 发布机构:陕西省教育厅
  • 公文时效:失效
  • 成文日期:2016-01-11
  • 发布日期:2016-01-13 09:14:07
  • 类  别:义务教育
  • 浏览次数:10306
    各市(区)教育局,韩城市、神木县、府谷县教育局: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48号),省教育厅在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5年12月底,各市(区)通过大学区管理、组建学校发展联盟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范围,涉及5846所义务教育学校,占义务教育学校的80%以上。为积极探索学区制管理改革的有效途径,健全机制,创造经验,省教育厅确定西安市碑林区、宝鸡市金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南市临渭区、延安市宝塔区安康市宁陕县等6个县(区)为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并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各示范县(区)教育部门要把推进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要建立学区制管理改革的组织机构,及时研究解决相关问题,突破难点,深入推进,不断深化。要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对学区制管理成员学校统一考核,形成责任明确、长期有效、推进有力的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机制。要围绕改革目标任务,建立和完善考核严格、检查到位、奖惩分明的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责任机制,为深化改革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条件保障,确保改革深入实施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此项改革的重视和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争取相关政策扶持,为学区制管理改革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将此项改革作为长期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要对牵头负责改革任务的校长,对在改革进程中表现突出的教师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要围绕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从保障交流人员的生活和交通等方面统筹考虑,给予适当补助。
          三、发挥示范作用,引领改革推进
          各示范县(区)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成果,注重在本市(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输出和宣传典型经验,带动和扶持周边县区、更多学校全面参与此项改革。各地要进一步发挥好优质学校在学校管理、教师队伍、教育科研、课程改革、学生活动等多方面的优势,在交流轮岗工作中加大优秀校长、骨干教师的交流比例,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帮助和指导薄弱学校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四、增强创新意识,扩大改革成效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各项要求,紧跟教育形势发展,积极学习外省市在推进此项改革中形成的先进经验,认真借鉴6个示范县(区)的改革模式和创新做法,从管理机制、校际合作、教师交流、帮扶指导等关键环节入手,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方案,不断创新推进学区制管理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最大限度的发挥本地教育资源优势和所辖学校优势,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全力推动此项改革走向更高层次,争取更好成效。省教育厅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并定期抽查各示范县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推进情况。
          联系人:王文庆 电话:029-88668926
          附件: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改革模式介绍
    陕西省教育厅
    2016年1月11日
     
          附件
    首批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
    改革模式介绍
     
          碑林区:不断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让更多学生享受教育发展成果
          自2012年起,碑林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建立紧凑型大学区,撤并祭台小学、中铁小学,组建为铁五第二小学,与铁五小学组成紧凑型大学区;将大学南路小学与太白路小学合并,组建为大学南路小学紧凑型大学区;整合市六中及其分校教育资源,建立“一个校长、两个学校”格局。铁五第二小学参与大学区制管理改革前仅有在校生150余名,改革后,该校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在校生迅速增加至800多名,在城市小区域内实现了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自2015年起,碑林区与长安区、高陵县合作,创建西安铁一中学+长安区五楼初中大学区、西安市第三中学+高陵县一中大学区等9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发挥城区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金台区:强化学区制管理改革制度建设,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金台区教育局2013年起将全区48所中小学按照“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层面设置12个大学区。区教育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在区教研室设置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学区实行学区长负责制,每月召开学区联席会议,协调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各成员学校根据片区工作方案,从教师工作量、业务考核、教学计划安排、教研奖励制度等方面制定了相关标准、办法和措施。2015年,金台区分别于1月和6月召开大学区经验交流会议,将学区制管理改革工作总结和下学期计划编印下发各成员学校。区教育局不定期组织专家深入各学区、各学校检查学区制管理改革进展情况,检查情况以通报形式反馈各学区和学校,并与各个学区年终工作考核目标挂钩。
          秦都区:区政府高度重视,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秦都区自2012年起,按照“城区学校+农村学校,优质学校+薄弱学校”的模式,采取行政推动和优质学校带动的“双轮驱动”策略,在全区推行“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学校联盟通过“一长执二校”(由优质学校校长担任薄弱学校名誉校长,定期到联盟分校指导管理工作)、创建名师工作站(创建省、市、区三级名师工作站,引领联盟学校教科研工作发展)、深入推行高效课堂等方式带动薄弱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升。2013年5月,秦都区政府召开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建设的意见》,区政府每年拨付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中小学教育发展联盟”,区教育局每半年召开一次教育发展联盟现场推进会推动此项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学校联盟有力激发了薄弱学校的办学活力。安村小学、东张小学、明德小学与中华路小学(优质学校)组成联盟后,明德小学教师在联盟学校教师交流学习中看到了自身差距和不足,教师们的敬业精神、教育理念和业务学习发生明显转变,教学活动由原来的硬性安排变为主动报名。联盟内四校联合编撰了《做小事.成大事》等校本教材,联合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四所学校的教风、学风面貌一新。
          临渭区:积极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大力推行农村学校九年一贯制
          临渭区依托优质学校构建共同发展平台,通过强弱学校合并办学、合作办学两种形式,促进学校优质均衡发展。如以教学质量较好的北塘实验小学牵头,合并相距1公里左右的沋西小学和铁路小学,设北塘实验小学沋西校区、铁小校区。原3所学校的人事、财务、资产全部纳入北塘实验小学统一管理,3校区设1名校长总管,3名副校长各负责一个校区的日常工作。以教学质量较高的实验小学为依托,与桥梁处小学、红化小学合作办学,由实验小学校长担任总校长,实验小学为合作的两所学校选派了校长、中层和教师,传递先进的教育理念。合并与合作两种模式并行试点,特别是强弱学校合并办学,对解决城区学校“大班额”“择校热”等突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临渭区在农村学校大力推行九年一贯制办学方式,将4所农村初中改为九年一贯制,得到农村学生家长的广泛好评。
          宝塔区:深化校际联盟改革,着力缓解城区择校热问题
          近年来,宝塔区将区辖34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划分为6个小学校际联盟、3个初中校际联盟,在课程资源、教学活动、教育科研、教师培训、质量监测、设施共享等六个方面实现统一管理。特别是在每年新生入学前,充分发挥校级联盟中心校的品牌引领作用,按照“多校划片、免试入学,校际联盟、捆绑招生”思路,实行校际联盟中心校统筹学区内中心校、成员校的入学工作,起始年级实行捆绑招生,统一编班,促使联盟内薄弱学校起始年级招生情况明显好转,既平衡了生源,又使“大班额”和“择校热”矛盾有效缓解。2014秋季学期,宝塔区王家坪小学、延安希望小学、市场沟小学等薄弱学校一年级招生都基本满员,宝塔区一中、三中、五中3所初中累计多招了850人,是上一年的3.13倍。同时,注重改革政策与宣传工作同步推进,在《陕西日报》《延安日报》《华商报》和电视台、广播电台大力宣传改革工作,其中北关学区、南关学区、城东学区在延安电视台、延安广播电台专门开辟访谈节目,宣传校际联盟改革做法,打消群众顾虑,为深化校际联盟改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宁陕县:充分发挥学区制改革作用,有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
          宁陕县2013年印发了《义务教育学校推行“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实施方案》,将原有的联片教研网络与“大学区管理”改革融为一体,县域内义务教育同类型、同层次学校组建五个大学区(其中:小学大学区4个,初中大学区1个),原联片教研网络中心校为学区长学校,牵头负责具体工作。建立了学区制管理改革视导制度。县教体局定期督导检查各学区;每个大学区设1名视导员,负责学区内的上下联络和活动方案设计。构建了评价激励机制,制定“考核办法”和“考核评估指标”,每年末集中组织一次考核,对成绩突出的大学区和成员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学区制改革管理通过义务教育学校以强带弱,实现捆绑式发展,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特别是改变了全县初中教学质量徘徊不前的局面。全县中考总评成绩由2011年全市第六名上升到2014年的第三名。
     

    扫一扫分享本页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