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2014—2018年)》的通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4-08-27 08:34:10   本站原创   人气:6361
来源:财务处
 陕教财〔2014〕112号
 
各市(区)人民政府,韩城市人民政府:
      《陕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2014—2018年)》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陕西省教育厅
 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陕西省财政厅
2014年8月27日
陕西省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2014—2018年)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陕西省《实施意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保障教育公平,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制定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以下简称:“全面改薄”),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发展、保障教育公平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按照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的要求,面向贫困地区,对照基本办学需要,全面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整体提升义务教育发展水平。
      从2014年起,经过五年的努力,使全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实现“五个基本”: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村小学和教学点能够正常运转;县镇超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逐步做到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软件建设达到“五个促进”: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校长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配置趋于合理,数量、素质和结构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促进义务教育巩固,小学辍学率努力控制在0.6%以下,初中辍学率努力控制在1.8%以下;促进教育信息化;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全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奠定基础。
      二、实施原则
      保障基本,补齐短板。从困难学校做起,从薄弱环节入手,对照《陕西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标准(试行)》, “缺什么、补什么”,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保证办学的正常运转,缩小校际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得将教育资金资源向少数优质学校集中。
      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我省“全面改薄”工作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的指导意见》精神相衔接,与中央和省级各类义务教育项目相统筹,与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要求相适应。省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汇审市、县、校建设方案形成全省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使用中央、省级专项资金,所有中央和省级义务教育项目原则上从“全面改薄”建设规划中遴选;地市和县级人民政府依据建设规划方案,以校为单位,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和分步实施计划,确保按期完成任务。
      勤俭办学,提高效益。按照“安全、节俭、实用”的原则,规模较小学校特别是村小学(教学点)主要配置适当的教学设施设备等,以及改造教室、调整闲置房舍使用功能,满足基本教学和学生生活需要;规模较大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对照办学标准逐步完善。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三、实施范围
      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面改薄”实施范围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为主,兼顾其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及不属于上述范围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全省共71个县(区),占全省县区市总数的66%。
      纳入“全面改薄”支持范围的学校必须是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中保留的学校。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高中部不纳入,3000人以上县城初中和2000人以上县城小学等学校一般不纳入,办公楼、独立建筑的图书馆、礼堂、体育馆、塑胶跑道运动场、游泳馆(池)以及其他不属于基本办学条件范畴的不纳入。
      未纳入“全面改薄”支持范围的县区,同步规划改善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工作,省级财政给予补助。
      四、重点任务
      (一)保障基本教学条件。保障教室坚固、适用、通风,符合抗震、消防安全要求。自然采光、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规范要求。按照学校规模和教育教学要求配备必要的教学仪器设备、器材。配备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激发和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逐步达到小学生均图书不低于15册,初中生均图书不低于25册。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因地制宜地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保障学生活动锻炼的空间和条件。
      (二)改善学校生活设施。保障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消除大通铺现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必要的洗浴设施和条件。食堂或伙房要洁净卫生,满足学生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或安装饮水设施,确保学生饮水安全便捷。厕所要有足够厕位。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保障师生安全。
      (三)办好农村完小和必要的教学点。结合全省新一轮村镇撤并,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和教学点的布局。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配备必要设施,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需求。中心学校统筹教学点课程和教师安排,保障教学点教学质量。优先安排免费师范生和特岗教师到教学点任教。职称晋升和绩效工资分配向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和使用要优先考虑教学点教师需要。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的标准足额核拨国家基准定额公用经费。
      (四)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适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政策要求,充分考虑区域内学生流动、人口出生和学龄人口变化等情况,科学规划布局和统筹实施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要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旧城区的中小学建设以现有学校改扩建和加强内涵建设为主,新城区、新建居民小区和开发区的中小学建设在城区规划建设中,以新建为主同步规划设施。严格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制度。探索通过大学区制、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破解城区教育资源紧张问题。
      (五)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逐步改善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建设,为确需保留的村小和教学点配置数字教育资源接收和播放设备。大力推动省级“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工作,为教师和学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提供环境支撑,实现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推进省级教育管理服务平台和全省教育基础数据库建设,逐步实现各级各类管理应用系统互连和基础数据共享。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特别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做好全省中小学新任教师统一公开招聘工作,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认真落实省级五部门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逐步实现教师校长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实现教师资源均衡配置。面向乡镇以下农村学校培养能承担多门学科教学任务的小学教师和“一专多能”的初中教师。省级教师培训要向农村义务教育教师、校长倾斜。结合实际制定农村教师职称评审条件、程序和办法,农村学校教师职称晋升比例应不低于当地城区教师。实施“骨干体系建设计划”和“全员素质提升计划”教师培训项目。全省规划培训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教师20万名。推进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改善农村教师生活条件。落实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的政策。
      五、实施步骤
      全省“全面改薄”工作按照总体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思路,由市县按轻重缓急遴选建设项目,分年度组织实施。截至2013年底,71个项目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7015所。“全面改薄”建设规划涉及义务教育学校5886所,占到83.91%;规划总投资188.94亿元。其中,初中747所,规划投资54.94亿元,占总投资的29%;小学3655所,规划投资109.88亿元,占总投资的58%;九年制学校312所,规划投资18.88亿元,占总投资的9%;教学点1172个,规划投资5.24亿元,占总投资的2%。
      2014年,全省完成“全面改薄”实施方案制定和建设规划编制,经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备案后正式实施。中省投资38.4亿元,市县投资9.78亿元。完成校舍建设169.1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242.4万平方米。购置课桌椅96.4万套,学生用床36万张,重点确保每个学生都有合格的课桌椅,保障寄宿学生每人一个床位。配齐规定数量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的学校达到45%。
      2015年,中省投资36.5亿元,市县投资9.44亿元。完成校舍建设161.4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230.5万平方米。配齐规定数量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的学校达到60%。
      2016年,中省投资27.3亿元,市县投资9.19亿元。完成校舍建设113.9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231.7万平方米。配齐规定数量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的学校达到70%。
      2017年,中省投资25.11亿元,市县投资8.39亿元。完成校舍建设105.8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208.4万平方米。配齐规定数量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的学校达到85%。
      2018年,中省投资17.48亿元,市县投资7.38亿元。完成校舍建设79.7万平方米,改造体育运动场地150.5万平方米。基本配齐规定数量的图书、音乐、美术、体育器材和物理、化学、生物实验仪器。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改薄”工作由国家统一部署、省人民政府统筹安排、市级人民政府指导协调、县级人民政府具体实施。省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教育、发展改革、财政、住房建设、国土资源等部门,适时研究全省规划方案、资金筹措、督导检查等重大事项。市、县也要建立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全面改薄”工作顺利实施。要邀请各级人大、政协和有关单位进行专题视察,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
      (二)明确工作职责。各级教育部门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提出有关政策措施建议,安排项目推进实施进度。发展改革、财政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落实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资金,加强工程资金监管。要建立教育、发展改革、财政部门会商机制,统筹安排各类教育项目。
      (三)保障经费投入。按照“中央奖补、省级统筹、市县共担”的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分类安排使用。省级首先优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重点保障学校基本运行需要和校舍维修。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等中央资金,重点用于教学及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及教师周转宿舍的校舍建设。省级资金重点用于校舍改造和体育场地硬化,支持县城以上城区中小学建设。市县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加大资金投入,全面完成中省资金未安排的校舍建设、教学设施设备和附属设施建设等。市县工作努力程度和财政投入情况将作为安排中省资金的重要依据。各地要认真落实中小学建设项目收费减免政策,继续执行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减免我省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部分收费的通知》(陕价行发〔2009〕119号)的有关规定,努力降低校舍建设成本。
      (四)严格项目管理。省教育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制定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进度月报制度、校舍信息管理制度、资金监管制度、检查通报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推进项目实施。校舍建设项目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坚持项目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强化精细管理。教学装备类建设项目由县级教育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定配备标准,组织政府采购。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基础数据管理,对每所学校的建设内容和项目实行动态监控和全程管理。严禁举债建设义务教育学校和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要加强资金监管,保证专款专用,防止发生套取、挪用、截留资金等问题,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加强监督检查。省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要对各市县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市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过程检查,按照实施方案要求,依法依规实施工程项目,确保按时完成“全面改薄”工作。对套取、挪用、截留资金以及举债建设、项目管理失职渎职等违纪违规问题,要严肃查处并依法依规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省、市、县要采取适当方式公开有关信息,自觉接受社会监督。省人民政府将对“全面改薄”工作适时开展专项督导评估。

“全面改薄”项目县(区)名单(71个)
 
西安市(2个):
蓝田县
周至县
     
铜川市(3个):
印台区
耀州区
宜君县
   
宝鸡市(5个):
扶风县
陇 县
千阳县
麟游县
太白县
咸阳市(6个):
三原县
泾阳县
永寿县
长武县
旬邑县
淳化县
       
渭南市(9个):
临渭区
华 县
潼关县
大荔县
合阳县
澄城县
蒲城县
白水县
富平县
 
延安市(10个):
宝塔区
延长县
延川县
子长县
甘泉县
富 县
洛川县
宜川县
黄龙县
黄陵县
汉中市(10个):
南郑县
城固县
洋 县
西乡县
勉 县
宁强县
略阳县
镇巴县
留坝县
佛坪县
榆林市(9个):
榆阳区
横山县
定边县
绥德县
米脂县
佳 县
吴堡县
清涧县
子洲县
 
安康市(10个):
汉滨区
汉阴县
石泉县
宁陕县
紫阳县
岚皋县
平利县
镇坪县
旬阳县
白河县
商洛市(7个):
商州区
洛南县
丹凤县
商南县
山阳县
镇安县
柞水县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