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四项举措高效推进苏陕教育协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20-05-13 08:17:45   本站原创   人气:5000
来源:汉中市教育局
      苏陕扶贫协作以来,镇巴县教体局与南通市通州区教体局密切联系,紧抓教育扶贫协作契机,通过政府牵头引领、师资交流培训、校际结对帮扶、职业教育协作等多种合作交流方式,建立起苏陕扶贫协作教育帮扶的快捷通道,为推动两地务实合作、促进全县教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政府牵头引领,建立多层面协作机制。2018年1月,镇巴县分管副县长带领教体等部门负责人前往通州区考察学习,通过牵线搭桥与通州区教体局签订了《教育脱贫对口帮扶协议》,拉开了教育协作的帷幕。2018年4月,镇巴县教体局组织全县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49人赴通州交流学习,通州区精选出通州高级中学、通州中专、通州区金沙小学等名优学校与镇巴县40所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起“一对一”对口帮扶关系,各校际间就学生培养、教师与管理人员挂职交流及贫困家庭学生帮扶等方面,共同制定了三个阶段、三个层面的“3+3”结对帮扶实施方案,建立干部互派、教师互访、学生互动、资源互享、家庭互联的“五互”工作模式,切实帮助镇巴山区开拓教育眼界、更新教育理念、补齐教育短板、破解教育难题。
      ——强化名师带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进一步发挥通州名师及专家的示范引领传帮带作用,镇巴县教体局与通州区教体局签订了《通州名师镇巴专项支持协议》。2018年以来,通州区多次选派专家、名师到镇巴开展支教、培训等活动,驻地指导教育教学改革,深入一线把脉问诊。2018年暑假,通州区选派4名特级教师、8名优秀名师到镇巴开展教师培训项目11个,参训教师达1700余人次。2019年11月,再次选派22位名师和41名学科骨干教师分三批到镇巴开展教师培训,参训教师1709人次。通州区先后将5个名师工作室长期向镇巴开放,其中2个职教名师工作室在镇巴成立工作站,1个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在镇巴建立培养基地,免费向山区教师提供优质资源成果和研学机会。
      ——推进互访交流,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坚持“送出去,请进来”,不断推动结对学校深入交流。一是通州区选派80余名专家、学科带头人到镇巴挂职,驻地指导教研教改工作,开展长短结合、点面结合的支教活动;镇巴县选派教研员到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跟岗学习,为教研、教改引进先进理念和方法,推动全县教育更好发展。二是结对学校间广泛开展教师交流学习活动,镇巴先后选派学校管理人员、骨干教师、新任教师等400余人赴通州对口帮扶学校交流学习、跟岗锻炼,零距离融入名校、名师日常工作,身临其境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浸润式体验通州教育文化底蕴和改革发展成果。通州区先后组织学校领导、优秀教师200余人,深入镇巴对口学校开展示范课、专题讲座、研讨交流等助教助学活动。通州中专与镇巴县职业中学联合办学,捐赠电焊、缝纫等设备,在职业中学建成服装、电焊两个专业实训室,联合开办服装设计专业;通州高级中学为镇巴新高考改革师资结构调整、组合选课等方面提供大力帮助。各结对学校建立了微信群、QQ群,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拓展常态业务交流,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校际互助。三年来,镇通两地共交流教师及管理人员600余人次,双方高频次交流,为镇巴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提升提供了指导,有效提升了全县学校管理水平,促进了全县教师业务能力提高,推动了全县教育质量逐年攀升。2019年镇巴高考二本上线率81%,位列全市第三,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全县中考成绩进入全市前列,其中镇巴4所初中学校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2019年初中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表彰的中考7个学科的第一名,镇巴有3个学科获奖,学校、学科受奖数均位列全市第一。
      ——凝聚帮扶合力,携手同步奔小康。争取苏陕协作资金680余万元,建设镇巴县鹤鸣希望小学综合楼,对镇巴县国家教育考试考务管理与服务平台进行升级改造。通州区开展“百企帮千家”行动,组织99家企业捐资180余万元,资助镇巴贫困家庭学生4000余人。通州爱心人士累计捐资300余万元,惠及镇巴60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镇通两地团委和对口帮扶学校分别组织开展“镇通手拉手·扶贫暖童心”微心愿圆梦活动,帮助1500余名贫困家庭学生实现购买学习机等“微心愿”。对口帮扶学校间学生通过视频、书信等方式参加“手相牵·信相连”活动,建立起沟通交流的桥梁,在增进友谊的同时又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流,碰撞出一种别样的研学旅行。

( 责任编辑: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