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南县“一建两配三提升”教育均衡面貌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20-04-22 16:39:23   本站原创   人气:1856
来源:商洛市教育局
      近年来,商南县坚持把易地扶贫搬迁教育配套保障工作,作为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内容和重大政治任务,科学规划布局,多方筹措资金,加快建设步伐,扩增学位供给,有力保障易地搬迁群众子女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统筹规建“一批学校”。该县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做到规划、经费、用地、建设“四个优先”,按照“以点建校、以校建点”的教育配套保障思路,整体统筹规划,优化校点布局,合理配建学校,分期实施建设,确保规划“可操作、可实施、可落地”,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按照“建一所、成一所、达标一所”的思路,采用“小规模安置点联建、大型安置点单建”的方式,实行“定责任、定目标、定质量、定节点、定奖惩”的“五定”工作机制,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学校建设,先后划拨土地196.3亩,规划新建、改扩建学校18所。采取“向上争取、财政支持、部门扶持、学校自筹、社会捐助”等方式,破解建设资金难题,累计筹措资金2.2亿元,坚持“质量、安全、进度”并举,落实项目建设“四制管理”,严把“十道关口”,把安置点学校建成“精品工程、民心工程、放心工程”。近年来,围绕安置点配建(新、扩建)学校14所,围绕学校增设安置点12个,新增学位7560个,解决了2821户、11569名贫困群众、1880名学生的就近入学问题,保证了搬迁群众子女“有书读、有学上、上好学”,实现了“申报一个项目、建设一所学校、造福一方百姓”。
      ——合理配置“两种资源”。一是合理配置师资。根据安置点学校地域、规模、生源等实际,该县通过“选、聘、培、支”等方式,为安置点学校累计招聘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152名,选派128名优秀教师到镇办安置点学校支教,选聘138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安置点学校任教,并通过“师徒结对”“推门听课”“师生同考”等方式,为其成长“架梯子、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先后有120余名安置点学校教师获得省市县“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等称号。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保安公司派驻、教育部门管理”方式,为安置点学校配备保安41名,选聘专兼职卫生保健人员16名、生活指导教师12名,保障安置点群众子女安心学习、健康成长。二是合理配置设施。遵循“统一规划、合理配置、强化应用、资源共享”的原则,该县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科学配备安置点学校设施设备,硬化学校体育场地14个、塑胶软化体育场地5个,配备电子白板30套、办公电脑280台,新建计算机教室6个、录播教室8个,实现了安置点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全覆盖,确保让每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子女均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努力实现“三个提升”。一是努力提升教育质量。近年来,该县坚持把提升安置点学校教育质量,作为推动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着力点,狠抓安置点学校规范管理,抓住教育质量“牛鼻子”,下好教学改革“先手棋”,打好育人水平“主动仗”,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行大学区管理,持续开展316工程督导评估,解决了“腰杆软、基础差、底子薄”问题,实现了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转变,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的整体大幅提升。二是努力提升学生素质。该县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五项工程”,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子女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开展“感恩.励志”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培养孩子实践创新能力,教育他们从小“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高度关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扎实开展“扶学、扶志、扶困”活动,培养孩子自立、自强、自信品质,帮助贫困群众子女实现了“学得好、有特色、能出彩”。三是努力提升群众福祉。该县按照“搬迁一个、接收一个,安置一个、培养一个”原则,解决了安置点群众子女就近入学问题,方便了孩子就近入学,减轻了群众经济负担,降低了家庭上学成本,消除了就学安全隐患,办好了安置点群众“家门口的学校”,合力推动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 责任编辑: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