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2016年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7-01-14 17:18:16   本站原创   作者: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   人气:4523
来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1、学校情况
      1.1  学校概况。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位于咸阳市秦皇路东段83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陕西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咸阳市现代服务业区域职教中心。为秦都区教育局直属事业单位,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具有独立事业单位法人资格。学校占地85亩,建筑面积3.4万㎡。学校总资产34184538.76元。
      1.2  学生情况。





 
      1.3 教师队伍。










 

      1.4 设施设备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通过定期开展思想专题教育,学生思想文明礼貌状况良好,遵纪守法状况符合要求,诚实守信状况良好,学生的价值观念取向正确,心理素质总体符合要求。在学校对学生的考试和考查中,学生以下方面的合格率分别为:
项目
文化课
专业技能
体质测试
毕业率
合格率(%)
98
95
96
99
      2.2 在校体验。通过对300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学生对以下七个方面的满意度为:
项目
理论
学习
专业
技能
实习
实训
校园文化
学生社团
校园安全
满意度
95%
98%
98%
97%
94%
95%
96%
      2.3 资助情况。2015-2016学年度,共免学生学费2031人共计316.48万元;发放学生助学金713人次共计71.3万元。
      2.4  就业质量






 

      2.5  职业发展。学校坚持服务社会,促进就业,兼顾升学的原则,重视学生长远发展。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着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帮助其适应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需要。首先,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通过实施现代学徒制、“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引进中德诺浩先进教学模式等,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强实习实训工作。学校通过各类实训中心、电子商务实体运营中心、客户服务运营中心等,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工作场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企业精神。学校与省内外有关知名企业和幼儿园密切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场地,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对接,为学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第三,为学生打造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社会实践活动、自愿者活动等,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制定合理的目标,认清自己的社会角色,训练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实现其人生价值。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2016年学校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开设有学前教育、汽车、信息技术三大类专业,含五年制汽车检测与维修、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学前教育、计算机网络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等五个专业;电子商务、网页设计、数字出版、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车身修复、计算机应用等7个三年制中职(中专)专业,停办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
      3.2 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围绕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校企合作为主线,以技能大赛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倾力打造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
      学校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开办了汽车类专业和信息技术类专业,形成了“做精学前教育专业,做强汽车类专业,做大信息技术类专业的”发展新格局。先后引进了北大青鸟、华唐教育、中德诺浩等教育企业的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形成了具体校本特色的教学体系,确保各专业教学具有高起点和前瞻性。
      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铺垫专业学习台阶,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开设开足德育课、文化课(含语文、数学、英语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体育与健康课、艺术课。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知识要求、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和评价标准六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学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在具体课程上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整合,对文化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依据专业所需,本着“够用、会用”的原则,结合学生实际,删减专业课教材中“偏、难、旧”的内容。根据职业岗位要求变化,及时了解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在此基础上紧紧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制定课程开发与更新实施方案,使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能够紧跟产业发展前沿,紧扣职业能力的培养。借助校本培训使教师掌握微课制作方法,并应用于课程教学,实现了专业课程建设,丰富了教学资源库。通过调研企业岗位需求,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对专业课程内教学内容重新进行课时划分,增加了实训课的比例。严格教材选用程序,配套使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校本教材。
学校根据职业教育特色,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行为导向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强力推进“理实一体化”课堂教学改革,成立了“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教研方案,加大实训实习课的比例,让学生边学习、边操作、边实践,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学校采取了第三方评价机制,确保了教学成绩的真实性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015-2016学年度我校教师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先后有6名教师参与了5本教材的编写工作。
      学校重视教学信息化建设,为每个班级安装了电子白板,教师每人一部笔记本电脑,新建了教学录播室,教学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在2015年全省中等职业院校教师微课大赛中13人参与并全部获奖,获奖率全省第一,获奖等次全省第四。
      学校重视技能大赛工作,把持能大赛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力抓手,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的良好氛围。2013年以来,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先后有师生262人次共获得152项大奖,综合成绩位居咸阳市十三个县(区)首位,进入全省前列。学生中先后有18名省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陕西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及行业技能大赛。冯靖邦同学在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凭借高超的技术技能和沉稳的心理素质从来自全国的数百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前10名,一举获得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国赛二等奖。
      3.3  教师培养培训。学校注重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积极创造机会选送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相关业务培。2015-2016学年,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省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相关企业项目培训等各类培训,培训人数总计达150人次。通过业务培训,不仅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而且提升了教师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
      3.4  规范管理情况。按照“高标准、严要求、细管理、勤检查、求实效”的管理思路,学校不断完善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各项考核、评价和奖励制度,明确管理目标,落实管理责任,提高管理实效。
学校不断完善各类管理制度。2015-2016学年,先后制定了“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章程”、“秦都职教中心教学常规管理办法”、“秦都职教中心校本小课题研究管理办法”、“秦都职教中心听课制度”、“秦都职教中心班级晨读活动实施办法”、“秦都职教中心实训室管理员奖惩规定”、“秦都职教中心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实施方案”、“秦都职教中心外聘教师任课实施方案”等管理制度,学校管理体系更加完善。
学校实行精细化管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检查和指导力度。每月对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教案、作业批改、听课、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检查,实行量化考核。教学处每天由专人对晨读、上课、活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积极开展教师听课,搭建教师互相学习的平台,各系教师听课节数达到了1400余节,取得良好的效果。
      学校管理队伍凝聚力不断增强。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相互沟通协调较好;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承担起检查、指导和督促责任,保证了学校各项工作正常有效运行。
      学校强化班主任管理工作。与班主任签订《班级目标管理责任书》;各系都按要求及时召开班主任例会,对班主任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培训,提高认识,增强能力,使班主任热爱本职工作,想方设法搞好本职工作,建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学校印制发放《班主任工作手册》,完善了班务工作考核办法,重新制定了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积极推行对学生的层级管理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切实把对学生的管理落到实处。
      学校不断规范学生日常行为。重新修订了《秦都职教中心学生处分条例》,加大了对违纪学生的处理力度。开展“学生纪律整顿加强月”和“周周无违纪、月月无违法、处处净齐好”活动,营造了“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的良好氛围,为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学生遵纪守法习惯的养成取得了良好效果。
      学校重视学生自主管理。修订和完善了《学生卫生值周办法》,实行班级卫生值周制度。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管理,参与检查,提高了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参与意识,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注重后勤工作规范化管理,确保全校后勤保障工作及时到位。严明了财经纪律、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收费严格执行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及国家的减免学费政策并张榜公布收费项目和标准,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加强校产管理。实行购物、领物登记制度,校产、教具管理制度等。要求财务管理人员对固定资产逐一进行了登记,对新添置的财产及时登账。做好日常维修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校舍、水电维修工作,并且设置了维修申请单,对于申报的各教室、实验室、学生宿舍水、电出现的故障做到维修及时、彻底。定时、定期对校园进行安全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突发事件做到尽快解决,把安全事故降到最低。
      3.5德育工作情况。学校始终坚持“德育为先,技能为重”的教育思想,开足开齐德育课程,认真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把学生品德教育、养成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技能培养根植于各类活动之中,收到良好效果。
加强法制教育。学校与陈杨寨派出所合作,建设法制教育基地。法制副校长分别对三个系部学生做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学生励志演讲、组织新生军训等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团结协作意识和吃苦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突现技能教育。学校各系部根据各自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技能竞赛活动。艺术系开展弟子规诵读竞赛、讲故事比赛、弹唱比赛、专业技能展示、书画展览、舞蹈基本功大赛、声乐比赛、毕业生美术作品展;机电系开展篮球比赛、辩论赛、朗读比赛、书法比赛、趣味滚轮胎接力比赛;信息系开展“打字比赛和Word排版测试” 、电脑设计大赛、风采大赛、硬笔书法讲座。全校开展了体操、跳绳比赛和第44届田径运动会。通过一系列的技能竞赛活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才能,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充分利用各种重大节假日团队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认真办好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分别以“安全教育、纪律教育、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国庆节、中秋节、冬季防火常识教育”等为主题,每天进行广播宣传。开展银杏敬老院志愿者活动,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漫步云端 寻找最美声音” 、市教育电视台主持人大赛和舞蹈大赛、校园歌手大赛等系列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增强了德育教育实效。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学生刘悦以过硬的职业技能和全方面发展的良好素养,荣获2015年“全国最美中职生”称号。

      规范学生社团组织,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挥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积极做好学生社团组织的管理、规范和创建工作。利用各系部学生的特长,组织学生参加喜爱的社团组织,创建了书法、舞蹈、合唱、文学、街舞、篮球等20多个社团,充分发挥了学生个性的特长和才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为以后的就业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树立安全意识,确保校园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工作无时不在、无事不在、无处不在”的观念,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师生员工主动学习法律和安全防范知识,努力形成“和谐校园”的氛围。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措施。实行“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学生谁负责”的“一岗双责”制度,实行全过程安全管理。创建文明、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书香校园。不断完善校园文化体系,打造环境幽雅、干净卫生、文化浓郁、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了一号教学楼、二号教学楼及校园文化主题墙;制定了校歌和校徽;建立了十个主题文化园区和道路文化牌,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实施培训工程,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班主任是学校德育的中坚力量,是实现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载体,是沟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桥梁,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引路人。学校重视班主任工作,制定班主任专项培训计划,把班主任培训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做到培训系列化、层次化,促进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根据本班实际不断完善切实可行的班规、班纪;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积极培养学生干部,当好班主任的助手;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手册”的使用,上足、上好每一节班会课;积极参加班主任经验交流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管理水平和工作实效。
      3.6  党建情况。学校重视党的建设工作,加强党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党员队伍的政治素质。
学校党总支组织全校教职工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掌握大会主题、深刻全面了解大会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通过学习、讨论、交流、实践,进一步增强广大教职工的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
      积极开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学习党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等,组织全体教职工实名注册志愿者账号,并加入我们“秦都区职教中心”志愿者团队,积极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活动。定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会,全体党员撰写学习笔记、心得体会、整改报告等,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队伍。2015-2016学年年度,学校共有2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组织党员参加各类学习活动20多次,更新宣传橱窗58块,更新校园网信息121篇;4名党员被评为优秀党员,1名党员被评为五星级党员。
      4、校企合作
      4.1 校企合作开展的情况和效果学校先后与陕西天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咸阳秦都区汽车产业园数十家4S店、咸阳市小天鹅教育集团、北大青鸟集团、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华唐集团、北大方正、比亚迪汽车公司等数十家省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学生实习的需要,也使学校人才培养有计划、有方向,为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4.2 学生实习情况。学校对三年制中专学生在前两年半学习期间,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分别安排学生去企业进行3天、1周、2周、1月等参观学习和实习,校内实习根据教学工作需要随时进行;最后半年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对五年制大专学生在前三年学习期间,每年根据教学工作需要,进行1-2周的阶段性实习。
      4.3 集团化办学情况。学校参加了咸阳职业教育集团,为咸阳职业教育集团理事单位。根据咸阳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与渭城职教中心、三原职教中心联盟,成立了咸阳市现代服务业区域职教中心,并成为区域职教中心主体学校。按照秦都区教育局安排部署,学校与秦都区第二职业学校组成了教育联盟学校,为教育联盟的主体学校。
      5、社会贡献
      5.1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汽修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进入我区汽车产业园、汽车制造企业及汽车维修企业就业,为各个企业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持;信息工程系各专业毕业生主要在相关企业从事平面设计、数字排版、计算机检测、网络安防等服务工作,为信息技术企业提供了一线操作人才;学前教育类专业毕业生普遍进入本地及西安地区幼儿园就业,为咸阳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大批的幼教人才,成为本地区幼教事业的主力军。经过对用人单位的走访,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5.2社会服务。学校始终坚持围绕行业、产业发展需要,加大社会服务工作力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2015-2016学年,学校举办了退役士兵驾驶技术培训、汽车运用与维修培训、计算机应用与维修培训等,培训人数63人次;对未升学的初中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进行了创业培训,培训人数125人次;对18岁以上成人进行了驾驶技术培训,培训人数128人次;对秦都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书法、美术培训,培训人数291人次;对城镇失业人员进行了电子商务培训,培训人数100人次;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及成人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达4000人次以上。
      学校还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为当地的汽车维修企业、电子商务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幼儿园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幼教科研指导。
      5.3 对口支援。学校积极与渭城职教中心、三原职教中心、秦都区第二职业中学、秦都区钓台中学等结成帮扶对象,开展校际间的帮扶活动,实行教育资源共享,进行教师支教、教研帮扶等活动。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2015-2016学年,学校各类经费总收入2348.21万元。其中:

      6.2  政策措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我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等文件精神,秦都区政府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我区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关于成立秦都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中心2014—2020年发展规划》、《秦都区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的实施方案》等相关文件,成立了以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和主管教育的副区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咸阳市秦都区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全区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建立秦都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全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区教育局也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加大职业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对职业学校各项工作进行宏观指导,保证了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秦都区委、区政府和区教育局根据职业教育中心的特点核定教职工编制,加快调整职业教育中心师资结构,建立科学合理的专业教师招录聘用机制。在核定编制内优先安排专业教师招录计划,专业课教师不低于学校专任教师的50%。设立不低于本校教师编制总数20%的聘用编制,扩大职教中心用人自主权,实行总量控制,动态管理,自主聘用,区财政每年拨付70万元专款用于学校自主聘用专业教师的工资。鼓励和支持职业学校面向社会自主聘用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完善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级技能人才到职业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政策。完善师资培训制度,组织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省、市级培训,着力提升职业教育中心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校长管理能力和学校行政干部服务能力。
      落实经费投入政策,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区委、区政府严格执行中、省、市职业教育投入政策和国家规定,积极为秦都职教中心争取项目和各类专项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2011年以来,中央、省、市、区四级财政共为职教中心投入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资金2500余万元,其中,仅2014年全国职教大会之后投入就达2000多万元,使职教中心的办学条件获得了历史性的改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2014、2015两年,区财政投入的400余万元,用于职教中心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学校基础设施改造,其中63万元弥补学校外聘教师工资的不足。2016年,区政府将职教育中心改扩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将改扩建一期工程费用730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为学校征地90亩,建设标准化塑胶操场、实训大楼、学生公寓、教工宿办楼等。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在“十三五”期间,分三期建设,解决职教中心校舍陈旧、场地不足、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
      合理布局,加强职业教育资源的整合。按照秦都区政府关于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要求,秦都区教育局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积极为职教中心争取了创业就业培训、成人继续教育、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失地农民技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等,年培训各类人员5000人次以上。
      发挥宏观指导作用,推动职教中心专业建设上档次。秦都区教育局认真研究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积极支持秦都职教中心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设置,突出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特色。指导职教中心先后开办了汽车类、客户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适应地方经济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专业。支持职教中心与中德诺浩、华唐集团、北大青鸟、北大方正等有名教育企业联合办学,提升专业建设档次。积极与有关部门协商,支持职教中心与汽车产业园区内50余家4S店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为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打通通道,学校被命名为“咸阳市秦都区汽车产业园人才培养基地”、“咸阳市汽车专业技能鉴定考核基地”,逐步形成了良好的办学机制。
      全面部署,做好职教招生工作。秦都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学校的招生工作,每年招开全区职教招生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职教招生工作,并要求辖区内各初中学校密切配合,把招生工作作为初中学校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严格执行高中阶段招生政策,为职业学校留有一定的招生空间,确保招生任务的完成。经过共同努力,区职教中心突破招生难的瓶颈,实现了三年迈出“三大步”,学生人数“翻两番”,呈现出学生“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送得出”的良好景象。
      7、特色创新
      案例1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精心打造我校汽车专业
      秦都职教中心的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同频共振”。2010年12月,咸阳市政府决定在秦都区北半塬区建设占地7000亩的汽车产业园之后,为了与汽车产业园发展规划相“吻合”,学校立即开办了汽车专业。几年来,学校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精心打造汽车专业。通过打“组合拳”环环相扣,以求发展。短短五年时间,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正在从大向强发展,从弱到强提升,为咸阳市秦都区汽车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走出去,请进来”,使专业建设一开始就保持在一个高的起点。为了办好汽车专业,学校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到神木职教中心、旬阳职教中心、陕西电子工业学校、西安汽车科技学院等院校参观调研,学习他们汽车专业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在专业建设之初,学校还接触到了陕西天益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书阳,他不但是一个教学设备销售的企业精英,更是一个理念超前,爱职教、懂职教的热血青年,对汽车专业情有独钟,研究颇深。他与省内100多所职业院校都有业务往来,把他们的办学经验提供给学校借鉴,为学校汽车专业建设、实训室场地建设、设备配置及学生实训实习等方面提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学校博采众长,使汽车专业建设一开始就保持在一个高起点上。
      引企入校,办起了驾校,开办了汽修厂。汽车专业学生理应学会驾车。为了建设好汽车专业,学校先后建设了汽车驾驶训练场,集资购置五辆新车,办起了驾校。驾校也面向社会开展培训,扩大了社会影响。
      与此同时,学校租用农民土地800㎡,与陕西天益教学设备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投资130万元,在学校门前右侧建起了标准化汽修厂,并与汽车专业实训中心连接起来,实现了“前厂后校”。该厂投入运营后,一段时间,经营情况不太好,我们千方百计为企业解决困难,积极与市公安局交警队联系,汽修厂被市公安局确定为“咸阳市交通事故快速理赔中心”,在增加了汽修厂业务同时,也增多了学生的见习机会,使学生见多识广。
      该厂既对外营业,又吸纳学生做工,厂里的工程师、机修工可在校内兼职,代专业理论课,当实训指导教师,带学徒。汽修厂第一任厂长丁会,就是双方各出一半工资从西安聘请来的。“引厂入校”、“工学交替”,使学生的人品、能力和水平及时得到第三方(企业)的评价;使毕业生与就业市场的人才需求实现零距离对接;使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取得了进展;使学校对学生“分层次培养,多元化安置”成为可能。为学生稳定专业思想,选择工作岗位,明确努力方向,发挥了很大作用。学校与天益公司的合作,实现了资源共享,互利共赢,达到了产教深度融合。一个校企共同育人的职教模式初步形成。
      政府主导、企业参与,为学生实习和就业打通通道。学校汽车专业的发展,得到秦都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上要求学校与区汽车产业园管委会共同办好汽车专业。区政府每年拨付70万元专款,用于解决汽车专业外聘教师工资。职教中心与产业园管委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建立了合作的长效机制,由管委会组织协调园区内50余家4S店与职教中心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以实现设施、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共享,并为毕业生实习与就业打通通道。学校也被区政府命名为“咸阳市秦都区汽车产业园人才培养基地”。经省、市人社部门联系,在学校设立了“咸阳市汽车专业技能鉴定考核基地”。在此,学校初步尝试到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校企共同育人”的办学新机制的作用。
      在2015年5月全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学校与汽车产业园区管委会共同举办了企业人士进校园、学生技能展示日活动,邀请企业代表、班主任及家长代表前来观摩。通过校企见面,共同评价学生技能表现,增加企业对学校及学生的了解,增进双方友谊,以达深化合作,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之目的。活动结束后,宝马、超达、一汽等几家4S店主动与学校联系,签订了学生顶岗实习和就业协议。还有十几家企业还纷纷打电话,对学生情况进行咨询,准备为企业招纳人才,技能展示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校汽车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社会和企业的初步认可,学生得到了较好的安置,就业质量不断提高。11级70余学生除4名入伍,其余全部进入4S店、汽修厂、汽车制造企业工作;12级120名学生,10人参加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或免试升大专,66人进入西安汽车科技学院上大专,19人进入比亚迪企业,4人留学校汽修厂,其余人进秦都汽车物流园4s店或西安地区4S店顶岗实习或就业,汽车专业的办学成果初步显现。
      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与中德诺浩合作,推动汽车专业建设上档次。2014年6月,经教育部推荐,学校与中德诺浩(北京)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引进德国汽车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助推专业建设。该模式的特点是:引入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本土化,在学校创设企业场景,让学生“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做”。学生通过学习,可考取国际通用的德国证书,进入高端和知名品牌汽车企业就业。实施该模式也是一种“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学生边学理论、边实践、边操作,实践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学校类似的合作还有:电子商务、客户信息服务专业与华唐教育联办;网页设计专业与北大青鸟联办;数字出版专业与北大方正联办等。

      与有名教育服务类企业联合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企业为学校提供课程体系,培养师资,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使学校在办专业之初少走了许多弯路,也为学校以后教学自成体系打下了基础。
      不断加强实训室建设,满足办学需要。几年来,我们汽车专业实训室建设先后投入达800万元,建设了汽车专业实训中心、中德诺浩汽车教学基地,含九个功能区:汽车电子电器、汽车底盘构造、汽车认识、汽车维护保养、汽车四轮定位、汽车营销、汽车发动机构造、汽车后桥与变速箱、汽车钣金、汽车认知等。现拥有实训整车39辆。达到了设备先进、场地标准、工具齐全。2013年以来,先后有三届省级、两届市级中职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在我校举办。汽车专业教学实力不断增强,为把汽车专业做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招贤纳士”,壮大师资队伍,为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汽车专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而学校汽车专业开办之初,专业教师十分缺乏,影响到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稳定。学校采取了一系列办法,通过“聘、调、转”等方式解决专业教师不足问题。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一是从社会上陆续聘请16名技术技能人才(工程师、高级工)来校任教。其中,丁会等7人是我校专门为汽车专业高薪聘请的特岗教师。他们先后在西安汽车科技学院、数字学院、北方学院等校任教,之前,均有4s店工作或自办汽修厂5年以上工作经验。二是从全区教育系统范围内调有工科专业背景教师5人来校任教,通过培训上岗。三是对学校原有青年教师选拔6人转岗,通过国培、省培及中德诺浩培训在汽车专业任教。通过“师带徒”的形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让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老师,手把手的给青年教师传授专业技能,使他们尽快成长为专业骨干。
      近年来汽车专业的快速稳健发展,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优化了专业设置,走出了一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之路。 学校"按照市场设专业,按照岗位设课程",不断优化专业设置,调整专业结构,凸显直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职业教育特色。如:2011年依托秦都区汽车产业业园,新开办汽车类专业;2012年随着我国服务外包新兴产业的兴起及国家级信息产业园在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的设立,新开设客户信息服务专业;2014年以"互联网+"为标志的新的商业运营模式的风起云涌,新开办电子商务类专业,大力兴办信息技术服务类专业。瞄准市场,对接产业发展,优化专业设置,形成了“以汽车专业为龙头,中高职衔接(3十2)为支撑,带动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新格局。
      拉动了招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几年前,同兄弟学校一样,招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2010年左右,学校在校生人数下滑到600—700人。面对严峻的招生形势,学校克难攻坚,突破招生难的瓶颈,实现了三年迈出“三大步”,学生人数“翻两番”,每年招生人数都实现了正增长。2011年秋季招生650人,使在校生人数突破1300人,达到了省教育厅对中等职业学校规定1200人的最低要求;2012年又招新生750人,在校生人数突破了1500人;2013年招生840名,同时又兼并了辖区办学陷入困境的两所民办职校,在校生人数达到2153人;2014年招生860人,使在校生突破了2400人。几年来,年招生稳定在800人左右。呈现出学生“招得来、留得住、教得好、送得出”的良好景象。
学校招生人数连年增长的态势,主要靠汽车专业带动的。汽车专业招生情况为:2011年77人,2012年125人,2013年225人,2014年275人,2015年245人,2016年250人,目前,汽车专业的在校学生达750余人。
      带动了技能大赛获奖,扩大了影响,提高了学校办学声誉。2013年,学校的丁会老师指导的2011级汽车专业两名学生分别获得省赛一、二等奖,轰动全校,震惊全市,当时师生们高兴的程度不亚于普通高中有人考上了清华、北大。这一获奖,打破了学校过去多年参加省赛一直与一、二等奖无缘的状况,克服了师生的自卑心理,为以后多获奖、获大奖开了个好头。2013年以来,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先后有师生262人次共获得152项大奖,综合成绩位居咸阳市十三个县(区)首位,进入全省前列。学生中先后有18名省赛一等奖获得者代表陕西参加了全国职业院校及行业技能大赛。冯靖邦同学在2016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凭借高超的技术技能和沉稳的心理素质从来自全国的数百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前10名,一举获得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赛项国赛二等奖。获奖由少到多,都是由于汽车专业获奖领先带动的。
      提供了发展的正能量,推动了"教风、学风、校风"的转变。在大赛的带动下,一个专心学专业、比学习、比技能的氛围逐渐浓厚起来。学生中心浮气躁、无所事事的人明显减少,翻墙打架等现象明显减少甚至绝迹。学生学习有了奔头,老师教学有了劲头。
      推动了课改,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现代学徒制试点都是在汽车专业率先试行,根据汽车专业教学革改的经验,再逐步推广到全校其他专业实施,成为学校教学改革的示范和引领者。
      案例2    实施现代学徒制,突现职业教育特色
      根据《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教职成[2014]9号)》文件精神,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适应性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从2015年3月起,学校在汽车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和做法是:
指导思想
      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技能为本、能力为重,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以实习计划及实习大纲为统领,以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为导向,以学生(学徒)技能培养为核心,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教授为支撑,深化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育机制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对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工作目标
      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在学校汽车专业基本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教学、学习、实习管理体系,探索创建“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学校与企业对接,基地与车间对接,专业与产业对接,教师与师傅对接,培训与岗位对接。全面建立汽车专业学生评价体系,切实提高学生岗位技能。
基本原则
      强化内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根据汽车专业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实行岗位达标制度和轮训制度,注重学生岗位技能提升,健全学校实习管理制度机制,全面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
      改革创新。从学校实际出发,大胆创新,建立“政府、企业、学校”三元合一的教学、学习、实习管理体系,形成“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第三方(行业、企业)评价机制,全面提升学校的发展活力。
      注重实效。建设目标切合实际,管理措施具体可行,建设责任落实到位,管理制度规范健全,技能素养全面提升。
重点任务
      改革培养模式。以提高学生技能水平为目标,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体思路,实行三段式育人机制,学生第1-2学年在学校完成文化课程学习任务,掌握专业所需各项基本技能,践行六个对接(学校与企业、基地与车间、专业与产业、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员工、培训与岗位),让学生体验、模仿、尝试、感悟企业文化;第3学年实行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真刀真枪践行企业工作和企业文化。同时,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模式,1个师傅带5个左右徒弟,组成学习小组,确保学生切实掌握实习岗位所需的技能。
      改革教学模式。以适应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着力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的紧密衔接,构建现代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实施双导师制,学校确定专业教师作导师,下实习单位指导学生理论学习;实习单位选派技术人员作师傅,负责实习生岗位技能教授。以现代化实习场所作为教学的重要阵地,注重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的融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帮助学徒在实习中积累国家职业资格评估所需的证明材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创新实习内容。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实习内容改革。将所学专业分解成若干个岗位,再将每个岗位分解成若干个技能元素。根据专业教学计划要求,结合行业的人才需求和岗位要求,科学、合理提炼岗位核心技能,由行业、企业、学校和有关社会组织共同研究制定实习计划与实习大纲,编写具有鲜明职业特色的高质量培训教材,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按照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要求,制定每个岗位的实习考核标准。同时,探索建立实习标准动态更新机制。
      加强队伍建设。以教师培养、评聘和考核为核心,强化“双导师制”队伍建设。坚持以教师全员培训、集中专题培训为主要形式,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学校与企业管理人员双向挂职锻炼,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及时完善和更新相关理论知识。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评选并奖励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和师傅,形成吸引人才、稳定队伍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选派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专家、高技能人才和社会能工巧匠等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同时,建立实习师傅人才和考评员人才库,保障实习考核工作质量。
      完善内部管理。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加强教学及实习管理工作。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管理流程,健全管理制度。学校实行公开招标,选拔有文化、有规模、有技术、有市场、有感情、有层次的企业作为合作单位,建立严格的实习前培训和准入制度,加强对学生的劳动安全教育。完善实习巡视和跟踪管理制度,规范学生实习档案管理,加强监督检查,保证实习工作健康、安全和有序开展。
      改革评价模式。以能力为标准,改革以往学校自主考评的评价模式,将学生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师傅评价、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相结合,积极构建第三方评价机制,由行业、企业和中介机构对学生岗位技能进行达标考核。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相结合,要求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初级工要求,其中每人须有一核心岗位技能达到中级工以上水平;高级工班学生所实习岗位须达到中级工要求,其中核心岗位须达到高级工水平,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职业迁移能力,实现“人人有技能,个个有特长”的目标。
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
  实施现代学徒制最关键要突出学校和企业的双元培养、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企业要为每个学生配培训师傅,介入对学徒的全程培养和管理。
选择合作企业。首先选择好企业,在紧密合作的企业中选择实力强、资源丰富并热衷于职业教育的企业;然后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合作企业的意愿,确定招生的规模,由合作的企业直接参与,按企业的用人标准通过面试的形式录取学生,然后根据学业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这些学生(学徒生)就相当于该企业的“后备员工”,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生,又是学徒。
      签订协议,明确三方职责。在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因此需通过协议来明确界定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三方各自的职责。学校与企业要签订联合培养的合作协议,学生(家长)要与企业签订三年的学徒协议。 
企业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一是向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准确传达企业的要求,包括现在及将来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二是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参与学生技能训练和学业评价;三是委派优秀的技术骨干担任学生的师傅(导师);四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学生学习期间不能按企业的员工来安排学生的实习工作,即不能有加班情况(特殊情况必须事先声明);五是根据学生成长档案聘用毕业生就业;六是向教师和学生的在岗学习敞开大门;七是要能赏识和鼓励企业中那些为学徒制人才培养而付出的管理人员、师傅等,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学校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1)明确学徒制实施的专业范围和领域,要对具体专业进行分析,充分认识所要达到的目标,分析所具备的条件,从而需要培养的具体内容,并做好学徒制教学的专业教学计划。(2)鼓励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到企业进行在岗工作,并和企业师傅进行交流,把得到的经验带回学校,进行专业调整与课程改革,增加与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新兴专业,改革实施学徒制专业的课程,使之更适合于学徒制教学。(3)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构建适合学徒制下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等管理体系等。(4)要重新分配教学时间,为教师在学校内外完成项目和合作,以及为学生从事实习活动提供机会。
  家长和学生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主要职责是:  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消除顾虑,积极引导并支持孩子到企业进行实践(半工半读)。
  学生应该按照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的培养方案,积极参加学习和实习;自觉遵守学校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履行相应的职责,在企业实习期间要遵守安全制度。
   成立学徒制工作小组。由职教专家、企业人员、专业教师组成相应专业的学徒制工作小组,主要是负责该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专业课程的建设、教学方式的创新、学生学业的评价等等;同时,该小组还要负责选派优秀的技术工人担任学生的导师(师傅),一般一个师傅不宜超过三个学生。

校企共制培养方案。学校与企业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合作形式,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考核办法,将学生工作业绩和师傅评价纳入学生学业评价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由职教专家、企业与学校、教师与师傅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企业用人需求与岗位资格标准”来设置课程,建成“公共课程+核心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特征的适合学徒制的专业课程体系。其中核心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求适当增减,教学项目是完全按照企业需求,在课程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专业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开发适合企业的项目课程,并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来承担教学任务,尤其是专业实训环节。

      教学时间安排。在现代学徒制中,学徒的学习是在企业中的实训和课堂上的学习有机结合,一般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学生需用1/3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约2/3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最终达1/2的时间在企业接受培训,1/2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可采用“1.5+0.5+1”的形式,前两年主要在中职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第一学期以“企业体验”为主,第二学期开始“项目实训”和“轮岗实训”,采用“三天在学校、两天在企业”或“两周在学校、一周在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而定)依次轮流,其专业技能的要求和实训的内容均由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后一年到相关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毕业时同时取得中等职业教育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资源共享。包括技术力量、实训设备、实训场地等。一方面,企业为训练提供技术熟练的师傅,指导和监督学徒的技术训练;另一方面,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以提供足够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实际训练所需的原材料,以供学徒实践学习所用,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岗位让学生实践;同时学校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力量和职工培训的需求。
  学生管理。学生在学徒制期间,企业全程跟踪,和教师积极配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设立各类奖学(育)金,激励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企业储备人才。
  教学过程管理。企业全程参与合作班级的教学,派遣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指派师傅担任学生的导师。教师要正常性与企业进行研讨,开设符合学生理论学习及企业实践特点的校本课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
  教学质量监控。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对教师和师傅进行考核,对优秀的教师和师傅在评优方面优先考虑。
  改革评价模式。围绕行业、企业用人标准,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建立不同的评价标准,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建立以能力为核心,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就业。企业要全程参与学生的学业及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按企业员工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并作为三年后学生录用的条件之一。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2015.1-2015.4)
      (1)制定出台《咸阳市秦都区职教中心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实施方案》;
      (2)确认现代学徒制人数和合作企业;
      (3)各合作企业制定《实施办法》和相关规章制度;
      (4)制定实习计划、实习大纲,编写实习教材和实习生手册。
      (5)启动仪式,与企业签订协议。
      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15.5-2016.4)
      (1)完善现代学徒制工作方案,并实施;
      (2)建立第三方中介评价考核办法及开始进行过程管理;
      (3)组织考核,岗位技能考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相结合;
      (4)学生做到岗位技能全部过关,从学徒转为准员工,方可顶岗实习。
      第三阶段:展示与总结(2016.5—2017.6)
      (1)总结现代学徒制工作经验和不足;
      (2)检验和修正《实施方案》及各项规章制度;
      (3)表彰奖励先进单位、教师和个人;
      (4)学徒展示成绩,根据企业要求考取相关证件;
      (5)确认新一轮学徒制的开展。
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汽车专业现代学徒制工作。
      组 长:杨建平
      副组长:吕 军   杨 宏 孙书阳(天益公司总经理)
      吕 明(众鑫汽车公司总经理) 
      成 员:吴胜利 高应战 冯晓东 程慧煜   贾小亮 
      学校汽车专业相关专业课教师
      天益公司相关企业人士 
      众鑫汽车有限公司相关人士
      合作专业:秦都职教中心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2014级学生
      合作企业:咸阳天意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咸阳众鑫汽车服务公司
保障措施
      政策保障。政府要制定企业负担职工教育培训成本、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政策,并通过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对支持校企合作的企业进行评价和奖励,提高企业的责任感和社会服务意识。
      运行保障。完善就业准入制度,执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规定。积极推进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相衔接。
      经费保障。实行多元投入体制,设置专项经费,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用于企业学徒培养,学校充分利用国家中职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政策,并从办学收益中提取相应比例用于现代学徒制工作。
      师资保障。按照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引进优秀的人才充实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同时要加大力度,培养骨干教师。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是学校发展空间受限,实训基地分散,实训场地不足,教学实训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学生公寓紧张,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影响着学校的长远发展。学校在“十三五”期间,加快实施学校规划,完成扩校90亩,建设实训大楼、学生公寓和标准化塑胶操场的任务,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是专业教师不足,制约着学校的发展。近年来,专业教师进入渠道不畅通,外聘教师不稳定,转岗的专业教师水平不高。大部分教师虽然能胜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但其服务企业,尤其是服务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的能力不足。专任教师中有较大影响力的教学名师依然较少,专业领域领军人才相对缺乏,均制约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导致了学校专业发展相对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下一步要建立有效机制,引进高技能人才。通过政策引人、事业稳人、感情留人,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尤其是高端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机制,同时利用多种形式,不拘一格选人才。支持教师参加较为高端的学术活动,鼓励、支持广大教师申报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不断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三是校企合作缺乏制度保障和激励机制。近年来,学校校企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单薄,主要是对口顶岗实习,对口输送学生,而且校企合作的稳定性差,企业较普遍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不完善,企业往往沦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利益难以实现。学校要充分利用政府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要进一步深化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一主多元”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如何调动企业参与办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建立长效、规范、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