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自银:坚守教育三十载 情满青山都是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5-09-09 11:40:54   本站原创   人气:6465
来源:教师工作处

唐自银
 
      唐自银是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新铺镇板庙教学点的一名普通教师,扎根山区34年,用执着信念追逐着山乡孩子的教育梦。
      该教学点现有一、二年级和附设学前班各一个,来自本镇和宁强县的58个孩子在此就读。学校总共3名教师,一位长期住院,一位高度近视,唐自银作为学校负责人,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他自己带学前班37人,整天忙校务,忙班务,肩上的担子有千斤重。
      凌晨6点,他便拿起笤帚打扫校园。7点,为孩子们烧好开水。吃过早饭,学生也陆续到校了。干馍、饼干、冷饭、蒸好的红薯和土豆是山里孩子自带的早饭,他把滚烫暖心的开水倒入一个个小水杯,递给一张张可爱笑脸的孩子。从8点半早读开始,三个教师分班上课,妻子在厨房忙着准备孩子们的营养午餐。10点以后,孩子们在两个餐厅各就各位,妻子打饭盛菜,给孩子们一碗碗舀汤。午饭吃完后,他就和妻子给年幼的孩子清洗碗筷。
      饭后的自由活动时间,他便拿出伴随自己十几年的理发工具给孩子们义务理发,妻子准备好热水,把理好的“铲铲头”“爱心头”按在盆里,清洗头发,搓洗脖子和耳后的污垢,孩子们高兴地呵呵直笑。前年八月,他曾经教过的三名学生大学入学前来看他,还硬要让老师再给理一次发,算是送给他们的入学礼物。话语间,流露出浓浓的师生情谊。
      下午放学后,他骑摩托车直奔三公里外的汉江河边,护送孩子过河。临时搭建的便桥,化肥袋子装满沙子摞起来便是桥墩,四根木头并排一捆搭在上面算是桥梁,铺着草的桥面再垫点沙,不到一米宽,人走在上面晃晃悠悠。天晴时河水离桥两尺高,下大雨水就会漫过桥面,发洪水桥冲走了,深秋再重搭。2013年国庆前夕,连日降雨,汉江水位全线暴涨。这天下午,在齐腰深的江水里,他将三名学生背过江去,又折返两趟将中心小学和初中的10名学生送过江。返回时,上游漂来一团荆棘,躲避不及,他被汹涌的江水卷到一里多的下游才挣扎着爬上岸。
      每当河水暴涨,家长也无法渡河时,他就在学校为学生做饭,安排住宿。2014年夏天,6个孩子睡在他的宿办室床上,他就和妻子在椅子上靠了7晚。学生陈慧林家中无人照顾,一个假期全靠他妻子照料。学生唐旭志的家长太忙,就让孩子与自己同吃同住整整两学期,家长感动地说:“我们当父母给孩子的爱,还没有唐老师的一半多!”
      从汉江边回来,他直奔3公里外隔天逢集的镇农贸市场给食堂采买两天的蔬菜,顺便给学生捎带些文具。下午5点以后,吃完饭,先给妻子搭手准备好第二天用的食材,然后在校园里上房翻盖瓦片,修理门窗。窗外已是繁星满天,他还在灯下批改作业、备课、记录校务、登记账务。这样的日子,紧张忙碌,周而复始。
      盛夏时节,邻居麦收后新播种的玉米苗已没过脚背,自己家的油菜却还在地里被雨水淋着。74岁的老母亲斜倚柴门,望着门前通往山下的小路,盼他早点回去帮着把成熟的菜籽收回家。雨过天晴,母亲不再等待,径直在地里蜗行摸索。他骑着摩托车冲上山梁。躬身劳作的母亲看着儿子因惭愧而涨红的脸时,心中积聚的许多埋怨反而化作慈祥而温暖的问候。不容怠慢,他赶紧下地奔忙,晒场上,连枷声声,母子相怜。
      2012年10月,母亲的颈椎病和冠心病同时加剧,非住院不可。当时,他放不下学校工作,不能及时送母亲去医院治疗,一向坚强的他不禁泪流满面。回想7年前父亲病故,没能尽力延缓父亲的生命,这已成为他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和伤痛。
      凌晨3点起床,他把摩托车停在山脚的乡村公路上,一路小跑上山,背着母亲走在盘旋的山间小路上。天亮时分,送母亲独自登上去县城的班车。下午放学,他骑摩托带上在路边久等的母亲,再背母亲回家,做饭,熬药,安排妥当后,再返回学校。这次生病,母亲在他的背上“住院” 21天,他在尽职和尽孝的跷板间奔波,折返。
      为了学校工作,夫妻俩无暇照顾的女儿,因学业无成而出门打工,身为父亲的他很内疚,感觉亏欠女儿的太多了。让妻子回省城是岳父母二十多年来不变的心愿,让妻子受苦无颜见岳父岳母是唐老师心中最大的酸楚。2012年夏,妻弟在西安一高校开的大型超市人手紧缺,每月4000多元的工资把妻子留在了西安。开学临近,学生吃饭、老人照顾等现实问题摆在眼前,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去西安“死缠硬磨”加耐心“开导”,妻子又回到学校,炊事员终于有了着落。
      2011年底,校园硬化施工,他前半天上课,后半天采购材料,学校没钱自己先垫付,晚上坚守工地看管材料。此间,他已身患重病急需手术,但他没理由说服自己丢下工程,只好忍痛坚持。学生已放寒假,他才去县城医院做完手术,伤口还没拆线,春季又将开学。他急着出院领取课本,准备新学期的各项工作。开学3天,伤口挣裂,就贴个创可贴,口服芬必得止疼,再用毛线勒紧大腿根,没法站就坐着讲课。5天后,伤口感染,迷迷糊糊中他被送进医院,一住就是3天,这是他教书30多年第一次缺勤。
      为及早让山里的孩子吃上营养午餐,学校于2012年9月改建食堂,他垫付1万多元及时支付工人工资,一月时间改建完成并通过上级主管部门验收。他又垫钱买了冰箱、太阳能热水器,方便师生洗漱和洗碗。周末和假期值班期间,为学校修水池,装电路,换顶棚,刷墙壁,盖漏屋,做餐桌,他分文不取,为学校节约了大量经费。学校铁大门锈蚀,他借来电焊机焊好,却因没眼罩戴,双眼被强光灼伤感染,治疗一月多才恢复。
      父亲生前行医的小药箱是他应对学生小疾病的法宝,生病较重的孩子,他就用摩托车送到镇卫生院医治。垫付的药费和帮着购买的文具,有的家长忘了给钱,他从不计较。
      2014年暑假期间,租住在青羊驿街上年近八旬的独居老太太马玉秀因病去世,先期赶来的家属不知所措,唐自银知道消息后,便迅速打电话通知老人远在宝鸡和新疆塔城的两个儿子,一边找人按照本地风俗,帮着家属筹备丧事,等到老人远方的儿子赶回老家时,发现一切安排就绪,感动地拉着他的手连声说了好几声“谢谢”,事后,还特意拿出2000元钱以表谢意,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2014年9月,村民李光伟的儿子因患苯丙酮尿症,智力低下,多动且行为异常,花光家中全部积蓄,又举债到全国多地寻医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孩子虽已8岁多,却没有学校敢收这样的孩子入学,只能呆在家里。由于当地无特殊教育机构,家长万般无奈,只得求助于唐自银。唐自银虽然犹豫,但看到孩子的特殊性及家长的担忧,就冒险收下了这个孩子,圆了孩子的求学梦。开始由家长陪读,唐自银就时刻关注孩子的行为,帮他培养正常的生活习惯,保护孩子免受意外。屋漏偏逢连阴雨,孩子需要陪护,家长的父亲却又因脑溢血瘫痪在床,家长既要照顾老人,又要陪护孩子,还要忙庄稼活,实在忙不过来。见此情景,唐自银义不容辞的担负起了陪护的责任,孩子喝水,上厕所,都要时刻关照。家长多次眼含热泪,倾诉着对他的感激之情。
      2012年以来,唐自银先后捐助了7名贫困生,共捐出资金3600余元,还有文具、书包、衣物等实物。妻子这样总结他:对自己家人花钱“太抠”,为别人却出手大方。一天下午,他和妻子带着一个刚买的新书包,到一个有着4位老人的五口之家去看望一位失去父母的学前女童,临走时,他随手掏出200元钱送到孩子奶奶手中,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返回途中,妻子动情地说:“前几次你说又给孩子们捐了几百元钱,我还以为你在找借口。今天看到这个孩子实在太可怜了,我们有能力就多帮助一把。”听着妻子这一番话语,他知道,她不会再认为他抠门了。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