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工程大学金花校区的校园里,寒暑冬夏,阴晴雨雪,时常能见到一位清瘦的老者,这个总是穿着深灰蓝外套、脚蹬布鞋的匆匆身影,就是我国纺织材料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教授。
2017年,姚穆教授87岁,这也是他在陕西执教的第65个年头。这位学生眼中的“纺织百科全书”、业界眼中的“中国纺织材料大家”、企业眼中的“科技雷锋”,依然保持着工作的热情和劲头,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奔波在祖国各地,勤勉、坚韧,心系纺织,报效国家。
耄耋不改纺织情:姚穆院士耐心指导学生学术研究
矢志纺织 逆境克难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唐闸镇,从小经历过动荡不安、居无定所的生活。1948年,考取私立南通学院纺织科纺织工程系。1950年8月升三年级时,在纺织科学界老前辈李有山教授的动员下,他和刘介诚、王鼎泓等五位同学转学至当时设在陕西咸阳的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西安工程大学前身)。
1952年,建国初期,百废待兴。正逢我国第一个自己设计、自己建造的西北国棉一厂建厂,毕业实习中的姚穆一面实习,一面和工人们一起调试机器,还在工作之余发奋攻读,短短几年内,自学了几十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熟练地掌握了英语和俄语,日语和德语也能顺利阅读。
当时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因为师资缺乏,姚穆一个人承担了棉纺织厂设计、空气调节工程、纺织材料学、棉纺学(精梳工程部分)、纤维材料实验和纺纱实验等六门课,同时还兼任学校实习工厂负责人。没有现成的教材,他们就自己编写,油印发给学生。英国利兹大学设计学院纺织系高级讲师毛宁涛,现在家里还珍藏着20世纪50年代姚穆编著的一本油印的《毛纤维材料学》讲义,毛宁涛说:“这本讲义现在翻看,都是很经典的。它涉及的领域特别宽,弥补了我在英国研究时没有通用教材的缺憾。”
“文化大革命”中,姚穆被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虽然身处逆境,姚穆却始终乐观面对,沉浸在自己喜爱的事业里。他从不抱怨生活的劫难,在他的回忆中,所有的苦和累,都化作破解难题的满足和对同志的感激。那些年的劳动改造,让他学会了钳工、土木工和挡车工技术,为他今后在纺织机械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劳动改造期间,姚穆和下放在一起的同事们组成了技术攻关小组,想方设法提高纺机锭转速,研制单晶炉,改造梳棉机,他们研制的静电除尘样机,被推荐到全国巡回展出。
科学春天 踏浪前行
1978年,“四人帮”倒台,“科学的春天”来了,西北纺织工学院(现为西安工程大学)也在纺织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姚穆重新走进了他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他从心里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喜悦和轻松。他以无限的热忱和毅力,只争朝夕,踏浪前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科研中,为国家的纺织事业贡献力量。
1980年,姚穆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晋升为教授;1983-1987年担任西北纺织工学院院长;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国家人事部授予他“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他“科技精英”称号;1987年被评为陕西省劳动模范;1989年又荣获“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称号;1991年任博士生导师,同年获政府特殊津贴;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虽已年近半百,但是凭着那股子深钻的劲头,几十年来,姚穆在服装舒适性、“军港呢”、“非典服”、纺织原料和产品测试评价、产业用纺织品创新中均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开创服装舒适性研究。姚穆是我国服装舒适性研究的开创者。在此类研究零基础的背景下,姚穆团队与国内医科大学联合,制作了人体各部位皮肤切片300余万张,仔细分析人体各部位皮肤结构的区别以及压力、温度、湿度、刺痛、摩擦等感觉神经元的种类和它们的复合作用。为了全面反映与服装舒适性相关的参数,姚穆继续和他的研究生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建立起了织物物理参数与暖体假人参数之间的联系。进入21世纪,姚穆在人体着装舒适性方面的研究,至今仍然是我国极地服、宇航服和作战服等特种功能服装面料设计与暖体假人设计等方面的理论基础。
在完成服装穿着舒适性研究的定量测试中,姚穆还组织研制了一批测试仪器,建立了一系列测试方法,这些测试仪器有:织物透水量仪、多自由度变角织物光泽仪、织物微气候仪、织物表面接触温度升降快速响应仪与织物红外透射反射测试装置等。在这些仪器研制的基础上,陕西省重点实验室——功能服装面料实验室在西北纺织工学院(现为西安工程大学)诞生。
——驻港部队穿上“军港纶”。香港回归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特聘请姚穆为军需科技发展的顾问,并交给他负责研究设计新一代军服系列面料的任务。姚穆在总结以往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研究,终于协助参加并发明了新型长丝织物——“军港纶”。香港回归那天,我国驻港部队穿着挺括舒适的军服,展现了中国军人的威武英姿。仅1999和2000年,“军港纶”创产值29亿元,利税6亿元。2001年,“军港纶”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军港纶”研制过程中,姚穆努力做“团结集体中的独立分子”。新一代军服要求面料挺括透气,易洗快干,不易褪色。服装缝制要求纽扣两年内不掉落、不能有任何开缝。怎样达到这些要求?拿来主义是不行的,只能从原理入手,研制新的面料。新研制的化纤长丝反光柔和,无极光,可导汗、透湿、快干。芯部纤维的截面为圆、椭圆、多角等形状,可保证纱线有必要的刚度和抗疲劳性。这种结构的化纤长丝无法用传统纺丝工艺生产,为此他又设计了纺丝新工艺,生产出“军港纶”。
面料问题解决了,如何确保军服从原料选择、纺纱到服装制作、穿着使用全过程的质量,保证每一个细节都不出错,在一年多的日日夜夜里,姚穆和他的攻关小组24小时轮流值守,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他们先后动员了40多个工厂企业,从面料的研发到服装的完成,把所有的技术变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轻纺、织、染、整等工序,加工出了分别适合于夏季、春秋季和冬季穿着的军服面料及配套的里料、衬料、辅料等,还设计出了包括成衣加工在内的整套加工工艺系统,保证了军需任务高质量如期完工。
——突击研制“非典服”。2003年,“非典”病毒肆虐,被感染人群有1/3是医护人员。为了防止SARS病毒的侵入,在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不得不穿着不透气的防毒服工作,六个小时下来,裤管里能出3公斤左右的汗水。为了研制出能够隔绝病毒的材料,姚穆与军需装备研究所的专家们加班加点,设计方案,突击试验,只用了三周时间,就研制出了医用防护服,并很快通过了国家鉴定。他们将研制成功的新型医用防护服送到了“非典”防治一线的小汤山医院、301和304医院使用,并赠送给陕西医护人员80余套。
——制定中国测试标准。为了对纺织原料和产品的评价更加科学化和客观化,多年来,姚穆一直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他研制了几十种测试仪和测试标准,许多仪器和测试方法现已在国内得到广泛使用。“九五”期间,姚穆在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中主持了“棉花质量公证检验测试系统”项目的研究,攻克了原棉短绒率测试等技术难题;主持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直接测试棉花黏性的仪器,有效地解决了棉纺织厂的配料和产品质量控制难题;多次主持起草了有关纺织纤维、纺织品等国家标准、军队标准和部颁标准。1984年,受纺织工业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委托,在姚穆的指导下,北京和上海先后建立了两个最高纺织仪器计量测试系统,他参加研制的YGl32型信号发生器标准规,已成为我国纺织专用仪器计量校准的基准。
陕西长岭纺电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纺织电子产品研制生产基地。企业总工程师吕志华说,他们企业从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国产条干均匀度仪研制,到如今多项系列产品的研制生产,姚穆都不知疲倦地往返两地,从任务论证、方案评审、样机研制、考核验证、设计定型,全程参与,解决了数不清的具体问题。最近几年,企业遇到难题,考虑到姚穆的年纪,实在不忍心再让他奔波,但一旦姚穆知道了,很快自己就跑来了,也不用企业接,直接就跑到实验室,一头扎进问题里,经常工作到深夜,就近找一家宾馆住宿。吕志华说,姚穆不迷信国外看似已经成熟的仪器和方法,从原理入手,仔细推敲和验证,指导研发出更实用、更精准的测试仪器,为企业成为亚洲最大的纺织电子产品研制基地做出了巨大贡献。
——大力推进产业用纺织品研发。近些年,产业用纺织品在姚穆的口中是一个高频词。他分析了全球半个世纪以来纺织业的发展和未来趋势,身体力行地为产业用纺织品的发展摇旗呐喊。他说:“纺织产业生产的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是发展航空、航天和国防工业迫切需要的战略性材料,是发展大飞机、导弹、航天器、军事装甲、士兵防护、风能发电、海上采油、汽车轻量化和治理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重要材料,也是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施严格保密、控制和禁运的重点技术领域。我们必须加快发展。”
2009年,作为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姚穆上书陕西省有关部门,提出了“重视产业用纺织品研发,迎接国际增长形势,转变单纯初加工结构模式,提升我省纺织产业水平”的建议。
2015年,陕西省产业用纺织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西安工程大学成立。
老骥伏枥 学术无界
2010年后,进入耄耋之年的姚穆依旧将全身心致力于中国纺织产业的发展,他在全国飞来飞去,不停地出差,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制定,参与中国工程院项目的调研与咨询,参与科技项目的评审和论证,参与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参与推动行业在保障国家安全领域的研究,参与推动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利用,参与纺织教育的学科设置与课程设计。百忙之中,他仍然尽一名教师的本分,指导学生的学术研究,不误学生一节课,一字一句、一个标点地为学生修改论文。
他是罕有的纺织全产业链专家,精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能将每一个环节都学深悟透。从他的谈话中,听不到“大概”、“可能”、“好像”这样的词语,不管涉及哪个领域,小到一项具体技术的微小细节,大到国家的战略布局,不论是时间还是数据,他都记得极其清楚,表述得深入浅出。
研究棉毛等天然纺织材料,他就成了农牧、畜牧专家;研究纺织机械,他又是机械制造、自动化专家;研究中国古代纺织材料或技术水平,他能学出一个文物专家;研究产业用纺织品,他又成了航天材料专家、国家战略专家,在大家的眼中,他还是化学家、光学专家、生理学家......对科学,他有一种执着的“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他不给工作设界,不给年龄设界,也不给学术设界。
谦卑做人 认真做事
工作是姚穆的止痛药,是他的减龄法宝,也是他最大的养生。自从献身于国家纺织事业开始,姚穆的工作一直处于异乎饱满的状态,即使年近90岁,他的工作量也丝毫不逊于特别勤奋的年轻人。在姚穆的时间表里,从来没有节假日,一天10余小时、一周7天、一年365日,都是工作日,且都是高效工作日。
他异常勤勉、认真,每年他都有繁重的科研任务,还有各种社会兼职,经常到外地出差。列车铺位、机舱、船舱,无一例外都是他学习或构思的场所。日常生活中的每一点碎片时间,他都用来读书、看资料、记笔记。他常常不顾旅途劳顿,走下车、船或飞机就直奔工作场所或课堂。有时遇到飞机延误,即使凌晨才飞回西安,他也会一大早跑到实验室指导学生实验,解决学生提出的并不那么紧要的问题。
这样饱满的工作状态,姚穆持续了65年。他将纺织事业当成了一生挚爱,带着如同孩童般的好奇和纯真,投入而热烈地坚守着。
姚穆一生从事纺织材料研究,但他的衣着却永远是人群中最朴素的一个,从不讲究吃穿。灰蓝外套、解放布鞋,是他的穿衣“标配”;出差在外,可以住最便宜的旅馆,从来不提要求、不讲身份、不端架子,是他的一贯风格;经常在办公室、实验室泡方便面,出差自带干粮,是他的日常食谱。他几乎忽略了自己在物质生活领域的需求,从不会把心放在自己身上。在朴素谦逊方面,他是一个“传奇”。
对学术的“讲究”,与对生活的“不讲究”,在姚穆身上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他对学术的严谨认真,到了让人觉得较真的程度。对学术,他从不让步。记在哪怕是一片小纸片上的笔记,他都写得工工整整;修改学生论文,“此处空半格”的批语,让学生铭记一生;要发表的论文定稿后,要等几个月的冷静沉淀过后,再重新检验修改才去投稿。他说:每一篇要发表的论文,都像自己的孩子,发表了就收不回来了,所以一定要再三思量,要经得起考验。他推崇工程哲学,创新科研成果从不沾沾自喜。他说,事物都有两面性,为了能对社会和人民有益,科研要学会趋利避害,不能将自己局限在某一个领域里,也不能将自己捆绑在一个小圈子里。
这样一种执着追求学术严谨、完全忘我的姚穆精神激励着几代教育人、纺织人为国家的事业艰苦奋斗。姚穆的弟子遍布天下,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都能清晰地看到姚穆的影子——朴实、谦卑、严谨,有韧性、有情怀,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如意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经常向人提起他的恩师姚穆。他说,如意从一个快要倒闭的纺织小厂,成长为现在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的国际领先企业,在转型升级和技术革新的每一步,都浸透着姚穆的智慧和辛劳。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翼,动情地说:“几十年来,姚老师就是在为社会做事、为人民做事,认认真真、勤勤恳恳,从不计个人得失。”
总后勤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材料与功效研究室主任施楣梧少将,一直称姚穆为“姚先生”,他很关心先生的健康,他说:“我曾经劝姚先生说,你现在年纪大了,两天的事情要三天做,但是根本拦不住他”,“姚先生的思想非常单纯,工作的时候更单纯,工作就是他的乐趣,科学上的一点问题,他追根究底要搞清楚,争分夺秒地学习和探索。工作成了姚先生最大的养生。在这一方面,我们一直效仿、追随,但望尘莫及。”
英国利兹大学设计学院纺织系高级讲师毛宁涛,每次见到姚穆,都特别感慨,他说,“我刚见到姚老师的时候,他40多岁,又过了40多年,姚老师现在87岁了,但他的精神状态、言谈举止、着装饮食、对工作的热情和认真,和他40多年前一模一样。他和我们谈论的,永远是具体的科学问题,姚老师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学者。”
2017年,姚穆教授87岁,这也是他在陕西执教的第65个年头。年初,一向特别健康的姚穆动了一个手术。出院之后,还没等康复,87岁的姚穆即刻投入到工作中,每日早晨5点到晚上11点多,除了吃饭和很短的午休时间,他又将自己全情投入到他热爱的纺织事业。看着这个瘦小的身影又出现在校园的办公室和实验室,出现在企业的生产车间,出现在各种报告会、研讨会、认证会上,大家既惊讶又开心,熟悉姚穆的人都知道,那个步履如飞的姚老师又回来了。
看着姚穆忙碌的身影,听着他循循善诱的话语,不论是政府领导层,还是上市公司的老总,不论是技术骨干,还是普通的工人,不论是科技领军人物,还是普通的大学生,都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坚定着大家推动中国从纺织大国变成纺织强国的信心,坚定着大家在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创出一番事业的激情。在他清瘦的身躯里,饱含着一位耄耋之年对纺织的情怀、对教育的情怀、对祖国的情怀。
(责任编辑:黄晓青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