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用技能点亮人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21-04-21 11:19:55   转载   人气:8181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2021年4月20日(记者 郭妍)题:用技能点亮人生


4月14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的学生正在备战即将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本报记者 郭妍摄

      近年来,陕西不断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通过深化内涵建设和提高产教融合水平,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办学水平。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每年5月起,一场场热火朝天的职业技能大赛会在全国各地上演。陕西的职业院校每年都会派出最优秀的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这些在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佼佼者,往往还未等到比赛结束就会收到企业伸来的橄榄枝,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4月16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教师罗明,正带领6名学生备战即将举行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冯帆同学是备战选手之一,他今天训练的项目是竞赛模块中的发动机管理技术。冯帆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进行诊断与排除,发现和确认故障点,并将有故障的车辆修理到正常状态。
      罗老师按下计时器,训练正式开始。冯帆立刻进入故障车辆驾驶室启动车辆。这时,车身发生抖动,发动机发出异响。冯帆开始用万用表、故障诊断仪、示波器等常用设备进行故障诊断。他用仪器检测各个元器件的技术参数,倾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很快就排除了故障,顺利完成训练。
      罗明老师说:“汽车技术赛项主要检验参赛选手理论知识的掌握、软件的应用与故障检测的能力,培养的是适应当前汽车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比赛中,选手需要面对裁判组设置的重重障碍不断闯关,在6个小时内完成4个项目的考核。能够在技能大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是深受企业欢迎的专业技术人员。很多获奖的选手没毕业就提前被企业预定了,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成为技术骨干和优秀的管理人员,待遇丰厚,用技能点亮人生。”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016届优秀毕业生王博,在校学习时积极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现场测量工作和学校测量比赛,在全省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较强的测量专业水平及业务学习能力,他被中铁七局选中,在西安地铁五号线担任测量员至今。王博在工作岗位上表现突出,多次代表公司参加技能大赛,取得多个奖项,并荣获陕西省技术能手称号。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产业的革新推动着职业技能大赛内容的更新,而大赛的变化又引领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技能大赛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方向的指南针。全省各职业院校不断将大赛中涉及的知识点转化为教学内容,并参照大赛的硬件设施要求建设实训室,让学生早日成为产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罗老师说:“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成为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汽车技术这项比赛的形式、内容都随着汽车产业的发展发生了深刻的改变。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一起,列入大赛使用车辆,比赛也更注重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理论、软件、实践等综合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对标产业发展准备了最新的智能网联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建立专业实习实训中心,与企业生产相融合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工学结合,提升动手实践能力。”

校企合作让毕业生顺利就业

      4月14日,在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氯碱分厂生产车间内,张波正对生产设备进行日常巡视。张波是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化工装备技术专业的毕业生,2018年,还未毕业的他,因为在校企合作订单班中表现优异被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优先录用。
      张波说:“校企合作订单班开设的实训课让我们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离心泵拆装的学习,让我在工作后能快速上岗。”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让学生出校门就能进厂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标准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培育学生以技能掌握未来,传播专业知识,传授职业技能,传承工匠精神。
      学校开设多个校企合作订单班。企业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还与学校共同组建师资队伍,派出企业技术骨干到学校上课,组织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校企双方探索搭建双向交流机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订单培养专业人才,形成校企合作的良好生态。
      神木职业技术学院与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校企合作订单班,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将岗前培训放到学校课堂上,提前将生产中的安全规范、技能要点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提早了解企业发展前景和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使毕业与就业接轨。订单式培养提升了学生与岗位的匹配度,缩短了学生毕业入职后的岗前培训时间,为企业节省了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增强了企业与学校协同育人的积极性。
      截至目前,神木职业技术学院已与6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陕西职业教育蓬勃发展

      陕西不断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提升。陕西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省现有职业院校416所,在校生84.8万人。其中,中职学校230所,学生26万人;技工学校145所,学生18万人;高职院校39所,学生39万人;本科层次职业院校试点2所,学生1.8万人。
      2020年全省中职学校(含技工学校)共招生16.8万人,计划完成率120%。全省高职院校共完成招生19.95万人,其中扩招阶段招生5.96万人。
      为了提升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陕西印发了《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作方案》《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首次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名义对中职学校办学条件不达标、教学管理不规范提出刚性要求,在全省中职学校开展了办学条件和教学基本要求“双达标”活动,旨在解决中职办学资源“散、小、弱”的问题,为陕西职业教育发展打基础、强内涵、立长远。
      省教育厅组织专家对31所中职学校开展了“双达标”省级复核,督促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中职学校基础办学条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榆林、汉中、商洛等市的10多个县区启动了新一轮中职学校改扩建项目。
      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仅2020年,全省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技能人才15.15万人,其中,中职就业率达98.3%,高职初次就业率达84.7%。职业教育积极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2020年试点院校共129所,参与试点学生达11.3万人次。
      全省职业教育中高本衔接贯通体系正逐步完善。陕西积极落实《陕西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办法》,把“3+2”作为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的基本制度,鼓励中高职教育在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方面形成接续一体化。2020年全省中职“3+2”在校生达到6235人,40%左右的学生通过自主分类招生和职教单招形式升入高职院校学习,中职学校已成为陕西省高职重要的生源。

( 责任编辑:张晨悦   审核:刁巧燕)

转载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104/21/content_753798.html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