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9-08-04 22:41:12   转载   人气:13610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2019年8月4日(作者 王杨)题:三秦人物 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


山村教师王思明
 
      距延长县80多公里的下西渠村,“十里同村,隔山为邻”,直到20世纪80年代还是靠骑毛驴进出山村。优秀共产党员、小学教师王思明,默默耕耘,献身教育事业,靠自己动手,三迁校址,四修校舍,创造性地开展勤工俭学,改善办学条件,使下西渠小学由最初的两孔破窑洞,发展到有了现代“小洋楼”。
      从1970年起,下西渠村实现免费教育,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合格率、按时毕业率均达到100%,比延安地区普及初等教育规划整整提前了15年。学校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传播现代文明的一大窗口。
      1968年,王思明在群众推选下,担任下西渠小学民办教师。那时,学校只有顺山坡挖的两孔破窑洞,门窗残损,桌凳破烂,一个桌面改做的黑板,正中还有个大洞。关键是不少学生因交不起5角钱学杂费而被迫辍学,学校仅剩下14名学生,占全村适龄儿童的33%。面对这种状况,他决定自己动手,创造条件,让山村里的娃娃都能上学。
      1970年,王思明和学生们在荒地种上了千穗谷、烟叶,当年收入100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王思明当即宣布:学校免收学杂费。学生一下子增加到42人,村上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100%。
      孩子们入学问题解决了,王思明又萌生建设新校舍的想法。随着勤工俭学收入的增加,学校不仅实现了“三免一自给”——免交书费、杂费、文具费和教师办公费由学校自给,还有了结余。但这些对于修新校舍还差太多。于是他带领乡亲们打石板、奠土基、修砖房,终于让学生搬进了砖瓦房。他还请来当地最好的木匠给学生做了新桌椅,并找来十几块1米见方的大石板,刻上“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立在房顶。红红的大字,无声地传递着强大力量。
      为了使学校有一个固定收入,他决定从勤工俭学向种植化发展。于是,他与村里商量,要来些山坡地,办起小农场。他到西安、延安等地自费学习果树栽培管理技术,买回果树苗,在小农场山坡上栽植用材林5000余株,植果树180余株,凹地压芦苇4亩,平整土地7亩。
      勤工俭学收入积累到7万元了,王思明寻思着盖一座教学楼。在建校过程中,他到黄河边选沙子,到延长县选砖、选水泥板。由于下西渠地处深山,除去用水外,其余一切都得从外边运。
      看着拔地而起、修建一新的教学楼,群众高兴地说:“咱山里也办成了洋学堂。”然而,近在咫尺的王思明家的两孔破石窑,还是祖爷爷传下来的“石片窑”。有人说,如果王思明不当“教书匠”,那他一定是个农民企业家或农技专家,甚至有可能成为下西渠的“首富”,可他一无所有。王思明却说:“我最富有,我有20多年来教出的学生,我有下西渠的富裕和文明。”这就是王思明在金钱、利益与奉献取舍中,留下的共产党员的崇高选择。
      1988年,王思明在延安教育学院进修并取得大专学历,有关领导让他留在地区教研室工作,而他却选择了重返下西渠。王思明说:“搞教育的人,一定要热爱教育,要沉下心研究。教育不是一份枯燥的工作,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这样无论在哪都能待得住。”以他为原型的纪实性电视剧《走出黄土地》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
      20世纪90年代,延长县委、延安地委和陕西省委先后作出决定,广泛开展向王思明学习的活动。王思明的精神鼓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无私奉献、勇于探索、艰苦创业,而他所树立的师德、坚守的师道、铸就的师魂也影响着一批青年人走向教师岗位。

( 信息采集: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

转载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1908/04/content_14706.html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