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梁昌洪 笔尖上的治学情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8-10-01 13:26:38   转载   人气:14425
来源:陕西日报
      《陕西日报》2018年10月1日(记者 侯燕妮 文/图) 题:三秦学人梁昌洪 笔尖上的治学情怀


梁昌洪在讲课中

学人小传

梁昌洪,1943年生于上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曾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梁昌洪长期从事微波和电磁领域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入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获首届国家教学名师称号等荣誉。他讲授的“微波技术基础”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一门国家精品课程。如今年逾古稀的梁昌洪仍然不辞辛劳地耕耘在教学一线,开设了文理结合的系列讲座,向学生倾囊相授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我画一幅画,这个人物和我们讲的内容有关,大家猜猜是谁。”新学期伊始,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的课堂上,梁昌洪边说着话边转过身,在黑板上开始画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移动的粉笔头上,梁昌洪先画了一个爆炸式发型,然后又在人物嘴上画了一撮胡子。一位同学大声抢答:“爱因斯坦!”一节课上完,整个板书五彩缤纷,像春天的音符。不同的公式、矩阵、方程,都有不同的标注,生动活泼的漫画穿插其间。 
在西电图书馆举办的“学在西电——讲述西电人的笔迹故事”展览中,“笔尖上的艺术——梁昌洪教授笔迹艺术展”吸引了很多人慕名前来参观。玻璃柜里,由梁昌洪亲笔书写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21册教案与教学笔记、935页专著《计算微波》摊开着。大家凑近看,每一页的字迹都工整、娟秀,阳光投射下的树影在微微泛黄的纸页上跳动,像是急着向记者讲述这段治学佳话。

笔记背后的故事 

2017年3月西电图书馆开始征集“西电笔迹”,共收到来自校内外师生的173件作品。展览精选了69件作品,分为10个主题展出,每一个主题都独具特色。在展馆里,记者看到这些展出的笔记,尽管纸张不一、学科不同,但这些手写的教案、文件的字里行间,无不显露着西电教师们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与求真务实的学者之风。 
“看到院士、教授们条理分明、图文并茂的教学教案等手迹,我心里充满敬仰。”西电学生周雨婷告诉记者,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梁昌洪教授上课的板书,可以从中感受到他在教书时的那种投入和热情,感觉到他在教学时一直保持着的年轻活跃的心态。 
西电图书馆策展人高一弘仍然记得当时搜集作品时的情景:道明来意后,老校长梁昌洪愉快地拿出珍藏了几十年的教案与教学笔记,如数家珍地讲起每一本笔记背后的故事。工整的笔迹、生动的插画、实用的内容构成了他笔记的独特风格。随便翻开一本,都精致得像一份印刷品。 
1982年,梁昌洪从美国学成归来。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让他焦急不已,他决心写一本《计算微波》专业书。写书只能见缝插针,他经常夜以继日地辛勤工作着。1985年10月,这部国内第一本计算机与微波相结合的专著出版问世,立即受到业内的重视与好评。1987年,《计算微波》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次年又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如今,这本书对于从事微波技术工程实践的研究人员来说已是案头必备。这本书的珍贵手稿,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于2012年直接影印出版。它一共有935页,图文并茂,全部是手写完成,令人惊叹。 
这些年,梁昌洪每逢新年到来,都会亲自设计手绘贺年卡送给身边的人,用自己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新年的喜悦。在展馆里,记者看到他亲手绘制的整套十二生肖贺年卡。这些贺卡,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富有哲理性。“梁教授将自己豁达的人生态度和独到的人生智慧融入作品中,将希望和美好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个人。”西电宣传部工作人员贾生说。 
“书写即传承,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需要像梁昌洪教授这样认真书写的人薪火相传,才能永不褪色。”西电图书馆馆长卢朝阳道出办展的初衷。

有趣源于用心 

几十年来,梁昌洪在微波和电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特别是在计算微波、非线性电磁学、微波网络理论及其在重大微波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方面尤为突出。这与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1967年,梁昌洪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毕业后留校。1970年到1975年间,他参加了“海用381相控阵雷达”工程,主持了这个工程的关键器件“高功率铁氧体数字移相器”的研制,并成功地解决了高功率与Shull非线性损耗效应的矛盾,使实际器件性能达到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75年,学院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学员,缺一名辅导教师,梁昌洪成为最佳人选。“之前搞科研的那段经历,对我的影响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对于后来当老师帮助很大。”梁昌洪感慨地回忆,“搞科研时我做的是相控雷达,经常接触工人师傅,要告诉他们怎么做微波元件,电磁波怎么走,为什么会反射,等等。为了能给工人师傅讲明白,我动了很多脑子,逐渐学会了用最浅显的语言把深奥的原理说出来。后来,我把这个方法运用到教学中,立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说着,梁昌洪随手拿出20世纪70年代的笔记《铁氧体移相Ⅱ》,封面上手绘的就是国内第一台“铁氧体移相器”。 
西电通信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杨福兴在校内网站上留言:“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梁昌洪教授的板书。他能把那么枯燥的数学用图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想这就是寓教于乐吧。看着那一排排工整的字迹,很佩服老师的认真严谨。” 
让学生印象深刻的不仅是梁昌洪活泼的板书,还有以身作则的育人风范。“梁老师上课总是提前到教室。即使他有多年的授课经验,每堂课也依然准备得很充分,手写的教案随时在修正补充。”一位张姓同学说。 
梁昌洪表示:“史学大师陈寅恪在学术研究中坚持‘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的‘三不讲’原则。我比不上他,只能要求自己每门课都认真准备,讲之前都重新备课,每次都力争有新内容、新思想。”

传播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随着讲课内容越来越多,接触的领域越来越广,与学生的交流越来越深,梁昌洪逐渐意识到:高等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向他们传播科学的精神与方法。 
在学校的支持下,由梁昌洪团队打造的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科学的精神与方法”于2016年3月28日在卓越智慧树平台正式发布。课程主体分为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课程是已经录制好、上传到网上的视频,学生可自行学习。线下课程主要是当面互动,解答同学们在视频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课上,梁昌洪以《游褒禅山记》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攀登科学研究顶点的三个必要条件:要有志、要有力、要有物相之。“志向、实力、外力辅助,一样不可缺少。从事科学研究,首先要有的就是献身精神。”梁昌洪说。 
传播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谈何容易?这需要丰富的人生积淀,需要开阔的学术视野,需要文理交融、学贯中西……梁昌洪不惧挑战,又开设了文理结合的“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系列专题讲座。讲座共分为45讲,近90场,覆盖到西安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多所省内外高校。 
讲座以人物为线索,通过介绍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人生历程和科学研究经历,剖析科学巨匠们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对待科学的严谨态度和伟大献身精神,内容涉及“毛泽东的矛盾分析方法”“华罗庚直接法”“杨振宁的中西融合法”等。讲座深受学生喜爱,场场爆满。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梁昌洪说:“我想讲的科学的精神与方法大约有15种,现在才刚刚开始。要知道,对青年学生来说,见到世界比学到世界更重要,知道差距在哪里,才有可能超越。我相信,大家会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科学的精神与方法的重要性。”

( 信息采集:孙颖璐   审核:刁巧燕)

转载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81001/html/page_05_content_000.htm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