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长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7-09-19 12:15:55   转载   人气:19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中国教育报》2017年9月19日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特刊 

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 王建利
 
      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回信,勉励广大青年学生把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作为本届全国大赛的承办省份和活动的发起组织者,陕西省高教系统坚持把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作为全省高校“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坚决把回信精神贯穿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
      一、迅速掀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省委书记娄勤俭就学习贯彻回信精神、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力筹办好大赛活动进行专门部署。全省高校迅速掀起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的热潮,引导广大青年努力成为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德才兼备的有为之材。
      深刻领会回信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回信精神上来,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好延安精神在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和动员广大青少年在实践中增强创新创业能力;全力以赴办好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二、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顶层设计。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建设“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院、一流专业”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陕西省“十三五”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作为“四个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进行系统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坚持以教育教学创新为主阵地,以创新创业活动为主抓手,丰富课程、创新教法、强化师资、改进帮扶,推进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全过程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集聚社会合力。组织高校与一大批企业签订了共建创新创业学院协议,聘任一批优秀企业家、创投机构负责人担任创新创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深度指导,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以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全力办好大赛。系统推进全国总决赛筹备工作。按照“创新、开放、节俭、特色”原则,精心组织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一带一路”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校长论坛等特色活动。加强综合协调,做好各项工作,做好大赛经费保障、宣传保障、服务保障、安全保障等。
 
以勇立潮头的精神推进改革
浙江省教育厅厅长 郭华巍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必须加强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思想加以教育引导,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全面推进高校创业学院建设,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农村、深入企业,服务浙江的“五水共治”“两美”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开展“青年学子学青年习近平”“大学生助力剿灭劣V类水”“百校联百镇”等教育实践活动,把创新创业的青春梦想融入到浙江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以能力培养为重点,深入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首先,以课堂教学创新为先导推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扩大小班化教学,推广分层分类教学,全面减少必修课。鼓励高校设立创新学分或制定创新创业活动替代相关课程学分政策,改革教学评价,激励和引导大学生创业。引导高校多渠道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融入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等人才培养环节。其次,大力推进协同育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学校建立行业特色二级学院等混合所有制学院,积极支持学校和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共同培养人才。再其次,实施“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培育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的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创业导师数据库,建立创业导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和锻炼成长的长效机制。最后,多渠道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整合科研训练、学科竞赛、校外实践等资源,营造学生自由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氛围,坚持“面上普及、点上培育”,建立“创新项目+创新团队+创新基地”模式。建设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强化实践育人,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就业能力。
      以文化培育为目标,着力营造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土壤的厚植,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特别注重创新创业文化培育,引导高校努力营造“敢为人先、敢冒风险、宽容失败”的校园氛围和环境。如温州大学立足“崇商文化、市场滥觞”的温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温大模式”;宁波大学传承与发扬“宁波帮”精神文化,形成“爱国爱校,创新创业”的校园文化。加大创新创业精神宣传,弘扬创新创业正能量,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创新创业激情。激励大学生把个人的奋斗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结合在一起。绍兴文理学院张秀龙同学主持的“格桑梅朵——致力人人公益的结对类互联网平台”公益项目,专注于帮扶解决四川藏区贫困孩子的教育问题,探索“互联网+”精准帮扶新方法。诸多案例激发大学生把个人的创新创业和国家、民族、家乡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营造了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站在新的起点,我省进一步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育一大批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的创新创业生力军,使浙江的高等教育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为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为双创人才培养厚植成长沃土
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黄红武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必须聚焦创新创业教育从1.0版本向2.0版本时代进发的新趋势,推动创新融合专业、创新引领创业、创业融入专业、创业带动就业,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厚植成长沃土。
      教育的自觉与自觉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主动融入“新福建”建设,实施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指导服务的“三建设一服务”专项举措;主动融入“双一流”建设、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二元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发展大势。另一方面,88所高校及相关行业企业自主成立福建省创新创业教育联盟;30所高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20所高校通过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园评估验收,6所高校入选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有形载体、有形运作”模式在自主探索中逐渐成熟。
      教育的普及与普及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管”“评”结合推进教育普及,全省高校实施“一校一策”目标管理,明确目标任务,开展“奖优罚劣”的绩效考核;实行第三方专项评价,发布福建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年度报告,下沉高校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实施省级示范校和创新创业学院创建、试点专业改革、精品课建设等举措,推动高校在“学科专业上调、培养方案上动、课堂教学上变、实践资源上建、评价方式上改”,实现全过程育人、全领域育人。
      教育的专业与专业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通过实施服务产业特色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等建设计划,打造“闽版”精品创新课程群。另一方面,建成省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库,实施千名创新创业教师能力提升计划,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教育的实践与实践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学校联盟”的新模式,设立区域性、行业性的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开展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标准园区创建工作,推动高校建设高质量的创新示范园区。另一方面,以大赛为载体,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
      教育的有效与有效的教育相结合。一方面,建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指导;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与就业服务平台,做好一站式创新创业就业教育服务指导。另一方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施弹性学制,在校生休学创业的修业年限可延长2至5年;实施万名创业大学生训练计划,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量与质;整合高校教学资源、产学研合作基地和创业孵化载体,降低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成本和门槛。
 
抓好实践育人这个关键环节
湖北省教育厅厅长 陶宏
 
      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关键是要抓好实践育人这一环节。
      一是把实践育人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湖北省把实践育人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丰富实践育人内涵,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贫困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和就业创业;不断增强实践育人合力,调动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不断创新实践育人方式,建立大学生实践创新制度体系,着力打造高校实践育人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二是把教育精准扶贫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阵地。湖北省制定实施《湖北省教育精准扶贫行动计划(2015-2019)》,推进高校与地方结对帮扶,组织1所本科高校对口支援1个贫困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等方面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力军作用,积极为有创新思维、有创业理想、有奉献精神的青年学子搭建施展自身才华、追逐人生梦想的舞台,鼓励和引导广大学生深入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进行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
      三是把社会优质资源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力量。打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体制机制壁垒,将实际工作部门的优质教学资源引进高校。把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需求、最新成果应用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使大学生创新创业体现先进技术和前沿动态。加强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推动产业界、投资界深度、全程参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四是把实习实训基地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载体。为解决人才培养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大学生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湖北重点建设一批实践教学基地,着力补齐实践教学短板,有效改善了高校实践教学条件。湖北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我选湖北”计划,重点面向即将毕业、面临职业选择的在校学生,以构建实习实训平台为特色,在各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积极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同时利用闲置学校、厂房、房产、园区、孵化基地等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训生活基地,为大学生提供住宿、用餐、网络等服务,吸引和促进大学生在鄂就业创业。
      五是把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湖北将举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抓手,确立“面向所有高校、面向全体学生”的办赛理念,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战演练,改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脱贫攻坚中深化教育改革
江西省教育厅厅长 叶仁荪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开展红色筑梦之旅,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给予充分肯定。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双创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使命。我省呈现出良好态势:一是双创机制深入推进。构建政府部门引导、高校作为主体、企业社会协同的“三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开展专项督导,建立协同推进机制。二是双创氛围日渐浓厚。率先在全国编写大学生创新创业系列教材,组织开展大学生创业公开课。三是双创效果初步显现。3年来全省有注册登记创业大学生4.35万人。17所学校和34个企业签署了35项合作协议。
      服务革命老区,投身到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中来,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应尽职责。
      一要深化培养目标定位改革。要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向锤炼和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充分挖掘以井冈山精神为代表的江西丰厚红色文化育人功能,将双创精神与井冈山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为确保定位落地,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立德树人等内容纳入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让大学生创新更有情怀,创业更有力量。
      二要深化培养机制改革。推进人才培养由供给导向向需求导向转变。要主动对接产业发展需求,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满足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先后实施了定向教师、定向医学毕业生培养计划专项,组织高校学生赴边远农村小学开展支教志愿服务;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聘教师、共享基地等方式,强化学校与相关部门协同培养机制;支持相关高校开设旅游专业,联合旅发委等部门办好“金牌讲解班”;与公安、司法等部门协同培养干警、司法专业人才。
      三要深化高校科技服务改革。引导高校科技创新既要顶天,又要立地。针对老区产业发展对科技的需求,开展专项行动,建立“江西省校企合作信息服务平台”,让高校与企业实现全天候、无缝对接交流。支持三农“八个一”的工作举措,鼓励、支持和引导学校师生面向农村、面向老区开展科技扶贫,推动老区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升级,助力老区人民脱贫致富。

把青春梦融入中国梦
吉林省教育厅厅长 张伯军
 
      近年来,吉林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推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一是形成发展格局。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制定出台一系列鼓励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全面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吉林格局初步形成。二是打造创新平台。全省高校立足实际、迅速行动,有效聚合校内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建设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21个国家科研创新平台。三是升级课程体系。按照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要求,全省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全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实现了从单一向多元、从零散向系统的转型升级。四是建设师资队伍。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方力量协同育人,让大师走进校园,让老师成为专家,努力打造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五是构建展示舞台。高度重视组织开展“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科院校学科竞赛等一系列创新创业赛事活动。这些创新创业竞赛为全省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现青春风采、放飞人生梦想的舞台。
      高等院校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不断提升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要突出思想观念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全面发展的思想,努力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加快高校转型改革,通过分类管理、高水平大学和学科专业建设,引导更多高校和专业明确定位、凝练特色、转变发展方式,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强大动力;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充分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师生创造活力,进而激发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活力;要深化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产学研结合,推进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合作育人,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生产实践相融合,不断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水平。
“下好创新这步先手棋”。培养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在创新创业中增长他们的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是总书记对青年学子的殷殷期待和教导。吉林省高校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努力激励和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投身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创新创业伟大实践中,在锻炼中成长,把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信息采集: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