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以来,西藏民族大学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精心组织100余支团队、800余人奔赴多地开展为期近两个月的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引导学生走出大学校园,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青春之声宣讲时代旋律,扎实推动实践育人走深走实。
——精心谋划组建实践团队,打好社会实践“基石”。该校始终把“三下乡”社会实践作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制定详细实施方案,前期系统安排和周密部署,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切实保障。动员号召青年学生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文化、促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群众、开展民族团结实践6方面出发,依据学生专业特点、社团特色发展需要,组建“大国边疆行”“红色爱国行”“铸牢实践行”“文化传承行”“乡村振兴行”“生态环保行”“科普实践行”“服务社会行”“政务实践行”等专题团队。积极组织动员教师跟进指导,带领团队青年研究真问题、掌握真本领,保障各团队实践活动有序开展,切实提升实践质量。
西藏民族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服务,在实践中长才干、作贡献。实践活动以西藏当地基层社区为主体,以乡村、部队、学校等为重要补充,在校地合作的大力助推下,队员们主动思考、大胆实践、勇于担当。团队深入农村、社区、学校,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普及党的创新理论。“红色爱国行”团队重走革命路,在拉萨市档案馆开展红色文化宣讲;在西藏博物馆,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等地开展活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红色精神。“铸牢实践行”团队前往拉萨社区进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前往林芝市面向中小学及村委会开展爱国主义主题理论宣讲,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交往交流交融。“文化传承行”团队挖掘和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开展非遗传承、文化调研等活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乡村振兴行”团队结合专业优势,为乡村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前往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亚丁村开展支教活动;赴拉萨、那曲、昌都等地,组织当地留守儿童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和心理辅导游戏。“生态环保行”团队前往拉萨市儿童福利院、公园、乡村、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垃圾分类环保宣讲,将志愿服务精神落实在行动中。“科普实践行”团队赴西藏昂仁县中学调研农牧区青少年女生生理健康常识现状,为其提供卫生用品并科普生理健康、艾滋病、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服务社会行”团队深入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地,赴山南市乃东县面向留守儿童及农民工随迁子女提供体育健康指导、心理辅导,组织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赴拉萨市多个社区针对未成年人开展反对“校园霸凌”专题讲座、情景剧演绎、知识问答互动活动,促进法律知识普及。“乡村振兴行”团队通过推广普通话教育,提升乡村地区居民的语言能力,促进乡村地区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团队深入西藏乡村振兴、社区治理点,助力乡村振兴产品销售。做好校级重点团队组建的同时,积极动员学生团队申报共青团中央专项实践活动项目,其中“井岗追忆”井冈山精神志愿宣讲团受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邀请,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童心童行”团队入选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2024年关爱行动“七彩假期”志愿服务团。“星火相传”志愿服务队入选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2024年全国大学生西柏坡精神志愿宣讲团。“与心灵相约”志愿服务团入选共青团中央权益部2024年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之“心理健康青春行”专项活动团队。
西藏民族大学“三下乡”——推普助力乡村振兴
——扎实总结实践活动成果,推进实践育人走深走实。经过近两个月的实践,2024年暑期“三下乡”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实践团队始终坚持“去一线收集资料,用足迹丈量祖国的土地,将实践报告书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原则,涌现出了一批表现突出的优秀团队和个人,形成调研成果200余篇。学校扎实总结实践活动经验、成果及过程性材料,助推优秀社会实践成果培育转化,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秋季学期开学后,及时组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分享交流会、调研报告评选、优秀成果展示等系列活动,并将这些活动纳入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之中,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绩引领学校广大青年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征程赋予社会实践工作的职责和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挺膺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