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汽车职业大学多举措为毕业生搭建就业“供需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24-05-07 12:59:50   本站原创   人气:17558
来源:高校学生工作部(高校学生工作处、教育团工委)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长期坚持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累行业企业合作资源,保持用人需求基本面,围绕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布局和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构建“一核多星”职业本科专业群,全面推行产教深度融合,将人才培养全过程融入产业发展,行业标准融入课程体系,从类型和层次两个维度提升就业优势,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


西安市汽车产业链校企合作对接会在西安汽车职业大学临潼校区举办
       
      ——挖掘校企合作项目就业辐射功能。在长期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该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围绕专业布局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共同打造合作平台,实施订单式培养、职工培训基地、生产性实训、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学院等多种合作形态,积累了立体多元的校企合作资源。在保障项目内学生高质量就业的同时,该校注重挖掘合作项目对就业工作的辐射潜力,发挥双方沟通顺畅、企业文化融入校园优势,在每年就业季量身打造提供一揽子人才输送服务。该校在全校本科、高职两个层次所有专业中匹配人才供给,为企业组织专场宣讲招聘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质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发挥校企合作项目对整体就业的辐射作用。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被授予西安市汽车产业链提升优势支撑单位

      ——融入产业发展,提供人才链支撑。该校围绕“一核多星”专业布局,持续关注陕西省产业发展规划,对接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参与和融入产业链协作组织,发挥智库功能,将学校人才服务功能融入产业链发展。在陕西省内汽车工程、汽车工业、新能源与智能网联、现代物流、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行业组织和产业联盟,该校通过平台参与产业发展规划、产业创新协作、供应链资源对接,精准把握人才需求信息,面向全产业链布局人才培养,将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功能融入产业发展。该校每年承办产业链人才论坛和对接会,形成可持续就业方向。针对现代产业发展集聚化的趋势,该校与陕西省内重点产业园合作搭建“园区产教融合协作平台”,把职业本科学生实习就业作为平台业务的重要内容,通过协作平台,发挥产业园区强大的公共服务功能,为园区企业提供精准人才对接,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对接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拓展就业渠道。自2019年开始,该校承担国家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任务,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本科人才。为适应学校本学层次的提高和专业布局的调整,该校开展行业调研和就业岗位梳理,面向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催生的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在国内产业创新高地城市开展访企拓岗专项行动,先后赴成都、重庆、武汉、深圳、广州、无锡等地走访对接智能制造、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智能物流等领域头部企业,充实提升就业合作资源,拓展职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渠道。该校开展校地合作,搭建人才对口输送平台,先后与西安经开区、浐灞国际港、苏州市、绵阳市、台州市签署校地人才合作协议。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签署校地人才合作协议搭建对口就业平台
       
      ——完善服务体系,提供精准就业信息。该校建立校院两级联动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学校层面,搭建招聘需求发布和就业信息统计平台,做好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和师资培训,维护和拓展就业合作资源,对接外部就业资源平台,宣传并落实政策性招聘项目,提供招聘、宣讲、洽谈业务工作的条件保障。学院层面,压实就业工作主体责任,不断拓展就业合作资源,建立学工办、辅导员、专业、班级就业信息发布和报送体系,建立毕业生信息台账,发挥院系领导、辅导员、专业课教师、毕业设计导师、企业导师、校友等多方力量提供一人一策的就业指导服务,针对“五类人群”就业困难学生提供“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
      ——开展毕业生信息跟踪反馈,形成人才培养闭环。该校开展毕业生跟踪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在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台账的基础上,该校对毕业生职业发展进行连续三年跟踪,动态掌握毕业生就业单位异动、岗位迁移、工作业绩、社会影响等信息,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了解毕业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本专业课程设置、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建议。通过持续跟踪回访,该校不断巩固就业合作关系,改进就业服务工作,同时在此基础上形成毕业生质量调研报告,作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依据,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

( 实习编辑:党王薇   责任编辑:祝越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