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探索智能教育“六新”模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23-02-22 18:57:20   本站原创   人气:44162
来源:教育信息化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近年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不断发挥信息学科优势,在全国高校中率先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新模式,利用新一代智能技术,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探索赋能高等教育创新发展。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教育“六新”模式
      
      ——建设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育人“新环境”。建设物联感知全景孪生校园,利用信息技术打破线上平台、线下教室的课堂边界,打造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智慧图书馆、智慧公寓等物联感知全景孪生校园,连通教室、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双创学院等各类教学和育人空间,推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环境发展。一是建设智慧教学环境。持续建设完善智慧教室,沉淀课堂过程全种类资源,结合物联管控,对师生参与教学活跃情况、设备利用率、课堂签到进行积淀,为教学质量过程性评价提供支撑。二是建设智慧实验室。通过智能门禁与热成像监控技术,打造人-物-事的映射,以信息化推动实验室安全和大仪设备共享。以远程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平台、高性能计算中心打造学生的口袋实验室,形成实时、处处的实验环境。三是建设智慧化育人环境。建设云端一体化管控平台,为学生形成自主管理、自助服务、过程沉淀、智能分析的育人空间,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完善类型重构和供给方式重构的“新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工厂,盘活各类异构资源数据,推动知识碎片化、精准化发展,高水平生产、高效率共享、高质量沉淀的教学资源建设体系,为海量教学资源建设,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一是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教育实践。智能化兴趣挖掘与相似用户信息推荐、课程资源在线快速制作、智能语言翻译、远程在线实验、虚拟教师等系统的利用,提升了教学资源的可得性、易得性与易用性,激发了师生的教学热情。二是深化校本课程资源建设。不断建设西电智课平台为载体的网络课程资源体系,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资源供给模式,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保障。三是持续加强特色资源建设。挖掘资源共享课、视频公开课等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特色资源课程,并依托公共课程组,严把课程考核标准。引进各类优质课程资源,覆盖通识核心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等类别的课程,充实了学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知识图谱助力新资源建设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的“新教学”。利用智能技术开展双师教学、思辨教学、VR互动教学、远程实验教学等,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一是建设智课平台。以人工智能技术支撑融线上教学、远程实验、过程管理、学生评测于一体的西电智课平台建设。秉承高质量的“教、学、管、评”四大理念,三端并驱、四侧共育,汇集大数据驱动的多项智能化、个性化功能模块,打造AI+教育教学新模式。二是优化动力结构,形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教研相长”建设模式。举办“育才立德强能 信息智能助教”为主题的本科教育教学节活动,征集智能教育示范课程项目,推动成立智能教育产教联盟,形成“科教结合、产教融合、教研相长”的建设模式。三是启动MOOC出海计划。通过多语言智能翻译,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无障碍交流。通过语音识别、文字翻译、语音合成等技术,快速高效地实现课程MOOC资源多语种翻译,实现教师“零工作量”的海外课程输出。四是校园舆情监测体系。学校紧密联系“三微一端”宣传阵地,优化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报告、处置等流程机制,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时掌控舆情发展态势,快速预警快速处置,积极引导学生价值观成长。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新教学“智课平台”演示
      
      ——建立大数据支撑下的教育教学“新评价”。深化教育评价机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画像”,输出“学生能力证书”,更精准、全面地引导学生发展。搭建教师评价模型,勾勒“教师成长画像”,推动师生精准个性化发展。一是建设学生综合性成长电子档案与能力证书。通过教育评价体系创新、评价工具创新、评价流程重构,建设学生综合性成长电子档案与能力证书,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二是建立教师个人画像。改革教师评价方式,从教学、科研、师德、育人、服务等多角度,引导建立更加具有针对性、发展性、多元性、综合性、增值性的教师评价新机制。三是建设动态学科建设监测平台。采用主观与客观评价相结合方法,形成动态学科建设监测平台,在过程中修正,在建设中优化。四是推行管理绩效与质量考核评估。建立全方位的管理考评标准,构建面向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对二级单位的工作成效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过程考核和预警预判。
      ——推动人机结合、人技结合的能力“新培训”。开展教师常态化培训,提升教师人机结合、人技结合能力。开展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干部信息化的统筹能力和创新能力。面向全国高校开展智能教育优质示范观摩课,推广智能教育辐射发展。一是全国示范课程新实践。将信息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融入教学实践,以实践驱动教学组织重构和流程再造,以新理念不断推进教、学、管、评、环、服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二是推动“AI+教师培训”体系。探索校内教师培训新范式,以人工智能支持教师终身学习、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管理干部信息化领导力培训,提升管理干部信息化的统筹能力、领导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
      ——建设基于数据驱动的高校智治体系“新治理”。建成智能决策分析平台、校园智能运营中心,推动流程再造,开展“一网通办”、移动服务、智能终端、统一通讯、智能客服等师生服务应用,让“数据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实现精准化、科学化、便捷化、智能化的高校管理治理体系。一是推动“一网通办”建设,便捷师生服务。为解决师生反映强烈的反复填、环节繁、办事慢等经验式、粗放式的人工管理模式问题,学校搭建了“一网通办”服务平台作为提升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抓手,推进部门职能转变、促进业务重构,努力“让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增强师生获得感和感受度、提高服务协同性和便捷性、提升管理服务效能。二是推动业务流程再造梳理,构建信息化融合发展。推动“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信息化”,以信息化推动业务流程再造,以智能化提升管理服务水平。三是建设智能决策平台,提供预警决策分析。构建有效分析模型和决策模型,对学校数据分析需求快速响应、部门业务异常及趋势痛点挖掘、安全隐患实时定位守护。将师生问题、需求前置化解决,帮助各级决策人员更好地洞察、定位、解决,帮助各级部门更合理地管理决策。四是推动业务信息化建设。建设全流程人事服务信息化体系,完成学校人力资源赋能。建设教师全流程科研服务中心,实现各类科研项目全过程、全要素、全周期动态管理。探索建设干部画像、智慧组工、智慧统战、智慧工会等党群信息化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党群工作的深度结合。搭建“明厨亮灶”平台、能源监管平台、车辆管理平台,有效提高后勤服务效率效能效益。

( 实习编辑:田庆青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