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充分发挥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立足实践之基、面向学生之需,构建了“四化四提升”应急教育工作体系,以人才队伍多元化提升育人协同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提升育人专业性、活动载体多样化提升育人实效性、管理运营项目化提升育人针对性,确保大学生应急教育工作抓到细处、落在实处,大学生安全意识、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强化人才队伍多元化 提升育人协同性
着力打造一支“专兼结合、优势互补”的应急教育人才队伍,不断强化协同联动育人。将应急教育课程纳入学生安全教育计划,依托省红十字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现有思政工作队伍中培养了技能过硬、素质出众的应急教育师资8名;充分发挥学工、保卫等部门力量,在保卫人员、一线辅导员中深入开展应急救护技能培训,培养了一支顶得上、干得下的兼职应急教育队伍;抓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积极鼓励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应急教育活动,在学校培养了一支纪律严、业务精的学生骨干队伍,发挥其灵活性强、积极性高、响应速度快等优势,开展系列应急教育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应急教育文化氛围。
加强理论实践一体化 提升育人专业性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在活动开展过程中,立足实际情况、聚焦实际问题,基于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的好做法、好经验开展理论研究,又用正确的理论研究指导实践活动,不断提升项目的科学性、专业性。在实践方面,应急教育实践项目先后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2019年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铜奖、2019年全国希尔顿公益大赛优秀奖。在理论研究方面,先后获批2019年团中央学雷锋志愿服务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课题研究项目、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2020年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疫情防控专项研究课题”项目陕西高校2020年辅导员工作研究课题。
推进活动载体多样化 提升育人实效性
打造了“一体两翼”育人载体平台,即以线下应急救护培训为主体,以微信公众平台、B站为两翼,不断丰富活动形式,扩大活动覆盖面。线下应急救护培训主要依托陕西省红十字会国家级救护师资、该校晨曦安全急救协会骨干成员定期开展应急培训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公寓骨干培训、校园应急教育讲座、应急演练等,累计开展35场次,覆盖10000余人,培养红十字急救员876名;线上依托易班优课、微信公众平台、B站推送应急教育网文,开展应急教育直播,不断推动应急教育取得实效。
实施管理运营项目化 提升育人针对性
学校瞄准学生实际需求,立足应急教育规律特点,有针对性、侧重点地开展工作,整合人财物资源,按照应急教育工作项目化管理思路,创新实施“应急教育+3C”工作品牌模式,以“确定项目(Confirm)”“选择项目(Choice)”“创新项目(Creative)”为载体,建立“应急教育+确定项目+选择项目+创新项目”品牌模式。围绕中心,把提升大学生应急能力作为确定项目,积极开展应急教育社会实践、应急救护技能培训;结合实际,把营造应急教育氛围作为选择项目,鼓励激励各二级学院立足自身专业、学科特色开展应急教育文化作品创作,营造浓厚的应急教育氛围;紧跟时代,把提升用户体验作为创新项目,依托陕西省红十字会开展晨曦驿站实践项目,发挥互联网优势,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B站为平台开展应急教育直播。项目驱动下的各专项工作组,按照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运行、项目结项、项目交流等流程开展应急教育活动,促进应急教育活动规范化、常态化,确保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