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任毅:坚持到生命尽头的科研学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9-12-03 17:23:40   本站原创   人气:6440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我希望,我的学生们的成长可以多元化,人生每一条道路上,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毅说。


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任毅

      2019年8月17日下午16:30分,任毅安静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两天前,他给学生发了最后一条关于论文的短信;两周前,他还坐在轮椅上,在医院的门诊楼前指导研究生的工作;三个月前,他还站在讲台上,忍着癌症晚期的剧痛为本科生上课……安排好所有的学生,他放心地离开了,但在同事、同行、学生的心中,他从未远去。
      任毅,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担任国家林业局大熊猫保护管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中国植物专家组(CPSG)成员、世界自然基金(WWF)秦岭大熊猫保护项目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大熊猫及其栖息地巡护监测网络化建设项目专家、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分类与系统进化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任毅一遍遍走入秦岭深处,调查秦岭植物资源本底,是业界知名的“秦岭植物活地图”。他首次发现了水青树、领春木等被子植物木质部中的导管,改写了国际上一直认为的此类植物没有导管的定论;他与中科院植物所孔宏智研究员合作,率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论文,阐明毛茛科植物花瓣缺失的分子机制,这项工作已经成为进化发育生物学中的典型研究案例;从教38年,他先后培养了16位植物学博士研究生和45位硕士研究生,现在也都成为行业的精英、科研的骨干,延续着老师兢兢业业、坚毅不挠的科研精神。
 
行走在秦岭深处的植物学家

      任毅主要从事系统与进化植物学、大熊猫主食竹及秦巴山区植物区系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毛茛目植物花形态、发育与适应性进化、基部被子植物管状分子进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任毅在野外考察中

      任毅标配的三件套是墨镜、风衣和双肩包,这是标准的野外采样人的模样。从1998年至2018年,任毅先后主持完成30余项横向课题,每一项课题都与保护区综合考察,与植物资源调查有关,背后都是异常艰辛的跋山涉水。
      2003年在佛坪自然保护区的一次综合科学考察中,连续38天,任毅从未下山,每天只有挑夫送来的沉甸甸的标本夹和他需要充电的笔记本电脑。干馍和水就是他的全部食物。为了确保数据的准确客观,任毅严格按照既定路线采样,下山时因为一处悬崖,只能借助树枝荡下,任毅在空中悬荡数次,才冒险跳下,不幸也万幸,最后腰部受了伤。下山后的任毅,胡子凌乱,皮肤黝黑,步子有些疲惫,脸已经有了浮肿的迹象。由于外出考察和家人失联一个多月,都是任毅的工作常态。
      这样的生活,对于任毅已经稀松平常,为了采集到植物不同时期的标本,无论早春、盛夏还是初冬,也无关烈日当头的正午还是繁星满天的子夜,他不懈怠、不停歇,背着相机等待植物发育每个重要的瞬间。生命科学学院楼道里,一幅幅具有典型形态的植物图片大多出自任毅的相机,实验室、办公室里,还存放着几万份常年在野外采集的标本。

坚持到生命尽头的科研学者

      跋山涉水的采集,因为热爱,任毅从不言苦、乐在其中;在植物系统与进化领域的探索,因为执著,任毅不走捷径、精益求精。“我们要做出一流的结果”,这是他常常说的话。
      在进行植物导管研究时,任毅一篇论文的实验方法及结果,遭到了一位审稿人的质疑。任毅一贯认真、严谨,遇到这样的质疑,他没有轻视,更没有改投其它期刊,而是重新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前期的实验结论,回答了审稿人的质疑,这篇论文最终被采纳。他也因此受到启发,有了意外的收获,又发表了一篇关于实验方法学的学术论文。
      虽然已是植物学界的老前辈,任毅并没有止步于传统的研究方法,他十分重视实验技术的革新。他与学生摸索出了稳定的实验体系,积累了丰富的实验经验,使得团队做花形态发育学实验失败率极低。正是基于这样的积累,任毅仅凭15个花芽(珍稀濒危植物独叶草,实验材料不好获得,花芽只有1-2mm)就研究发表了关于独叶草属花个体发育的文章,引起国际植物学界的关注。在他的建议下,独叶草由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上升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即使是在任毅确诊癌症后,他的科研脚步也从未放慢,201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完成了陕西省第二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等8项横向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5篇,2017年出版学术专著《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17年获得“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湿地保护先进个人”,2018年获得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2018年指导研究生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就在他去世的前一天,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公布,任毅再次获得1项面上项目的资助。
      确诊癌症后的五年时间里,任毅从未停歇,取得了如此丰硕的成果,背后付出了无法想象的艰辛。病魔一直在折磨着他,他用他那坚毅不挠的性格,背负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痛,在与病魔斗争,与时间赛跑,与命运抗衡。

照亮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的“西部红烛”

      任毅的课件每年都在修订,2018年秋天给研究生开设的被子植物分类学已经更新到了第23版,他的课件总是保持着规整的对齐格式,逻辑清晰,层级有序,课件里无数的植物图片都是任毅在野外采样拍摄的,种类丰富、形态典型,他的课件就是一部植物百科全书。


陕西师范大学教师任毅和他的学生们在一起

      任毅讲课中气十足,坐在前面的同学不觉得吵、坐在后面的同学听得清;他的课堂妙趣横生,一个个小故事,串起枯燥的知识点,大家听课时眼睛始终是亮晶晶的,被植物学的巨大魅力深深吸引,同学们喜欢他的幽默、敬佩他的博学。与任毅朝夕相处的研究生,谈起老师,都会提到一个词:亲人。
      2019年春天,2018级生物类1班是任毅教授本科生教学的最后一个班级。学期初,任毅提前到教室后,偶尔还会到室外抽一支半支烟,后来,他的身体越来越虚弱,提前到教室后,更多的是坐在教师休息室里休息,上完课也需要坐在教师休息室休息一会才能走回家。
      最后的几次课,病魔的折磨越来越严重,越来越疼,为了上完两个小时的课,他需要提前服用6片止疼片。即便如此,任毅始终坚持在课堂上站着讲课,只有体力实在不支时,才会坐下来讲一会,缓一下,然后就继续站起来讲。如此的剧痛,他还笑着对学生们说:“早上把止疼药当降压药吃了,脑袋有点晕……”。得知任老师去世的消息,所有的同学都无比震惊,他们无法相信,三个月前还在给他们绘声绘色地讲植物故事的老师,永远地离开了。
      任毅经常在家里给研究生上课,他家客厅专门空出了一面墙,当作投影的幕布,学生们围坐在一起,报告者或坐或立,眉飞色舞。
      对每一个学生的科研进度,任毅都很清楚,不但能在科研方向上给予很好的指导,也不放过每一个细节。2014年任毅被查出患有胰腺癌,他丝毫没有减少对学生的关注,“生病了,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手术苏醒之后,他最关心的竟是即将毕业的博士生的论文审稿意见。
      任毅的学生耿方东回忆,“任老师在他生命最后的两个月,病情严重恶化,但他还要求我用轮椅把他从病房里推出来,就在人民医院的门诊楼前,对我们每个人的研究课题进行一一指导。去世的前两天晚上,我还收到了他的短信,内容是对我博士课题的想法。”
      用尽一生探索花开花落,他品格高尚、甘于奉献,他用科考的万里脚步践行着教育报国信念,用育人的赤子之心弘扬着“西部红烛精神”。花开花落终有时,但任毅老师的精神品格,将会时刻铭记在我们心中,永不磨灭。

( 责任编辑:周雨曦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