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建大潘鼎坤教授:岁月筑一身风骨,诗词传千古瑰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8-02-22 17:16:20   本站原创   人气:4593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近日,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的播出,该节目邀请经典传唱人用流行音乐演绎经典诗词,珠玉诗词伴着琼乐曲声再次走进千家万户。随着一段老教授呼吁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视频在网络走红,片中的主人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93岁高龄的潘鼎坤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节目,带领我们走进了他的诗意人生,感受到了传承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潘鼎坤教授参加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节目现场

当数学与诗歌碰撞,当星光与月光相容

      网络视频中,潘鼎坤教授激扬文字,振臂高呼“唐诗万岁,宋词万岁!”颇有辛弃疾的风骨、苏东坡的豪气,令人为他讲课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文豪气质而折服赞叹,但是谁能想到195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理系的潘鼎坤教授,已经在西安建筑科技科技大学理学院教了一辈子高等数学。虽然教授的科目是数学,但从小所接受的私塾文化,已经化作润物无声的细雨,滋养着他从一株小苗成长为参天劲松,在潘鼎坤教授的四肢百骸里流淌。
      讲授数学课的过程中,他曾引用《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影射的道理来为学生解释有限与无限的关系,令略显枯燥的数学课顿时变得诗意而妙趣横生。节目中,当人们为他教授数学却在诗词领域造诣颇深的反差而震惊时,潘鼎坤教授解释道:“数学与诗,本身就是一对双胞胎,一个表达的是自然规律,一个表达的是内心世界。”正如数学与诗如同星光与月光,各有各的光彩夺目,但当它们在同一片天空下交相辉映、彼此和谐相容,才能诠释文化宇宙的浩瀚,知识星河的璀璨。文学的睿智和理学的严谨从未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得如此和谐,如果说科学技术带领着新时代的青年走向实干兴邦的道路,那么文化复兴就是这条道路上文化自信的基石,只有继承“为往圣继绝学”的价值内涵,才能在“为万世开太平”的改革创新中夯实中国梦。

平仄起伏人生路,格律师表万古青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潘鼎坤教授律诗对联讲座现场

      尽管已经93岁高龄,但潘鼎坤教授还是以富有激情的讲授,让诗词的核心——“格律”在年轻学子的心中重燃火花。正如黯淡了百年的唐诗宋词,正在以用流行音乐演唱的方式在国人心中重新焕发出无限的光彩与生机。或许是因为幼年时私塾先生的严格,或许是因为一生研究数学造就了严谨的性格,潘鼎坤教授把诗词的平仄与格律看得相当重要,他曾说“音律使唐诗宋词从每个角度看上去都是美的,这个东西只有中国才有,所以这个不能绝,一绝就完了!”
      当今时代,研究中国古典诗词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运用格律规则去创作诗词的人又有多少呢?再一次采访中,潘鼎坤教授低头沉痛地喃喃道:“难道唐诗宋词要绝了吗?”这或许就是潘鼎坤教授多次强调格律与平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了吧。一个优秀的老师,他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已经年近期颐的潘教授没有邀请助手,独自认真准备了好几个月,势必要将诗词写作规律这个“核心技术”传授给学生。他自谦地说:“我这个小蚂蚁,是不是可以自不量力地出来呼喊两下子。”在潘教授自告奋勇举办的律诗对联讲座上,能容纳百余人的教室坐得满满当当,听众里既有本校的教师和学生,也有原来的老教授和特地从外地驱车赶来听讲座的毕业校友。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潘鼎坤从自己的成长经历讲起,叙述了自己“平平仄仄、起起伏伏”的人生,听得大家如痴如醉,仿佛跟着他跨越了近百年的岁月,走过灯火阑珊的灞柳桥畔,驻足烟斜雾横的草堂寺前。整场讲座,潘鼎坤教授没有使用麦克风,也没有片刻坐下休息,这如他自己所说“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站着,什么时候坐着讲过课?”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首律诗,内容或婉转悱恻、或豪迈壮阔,却以格律为骨,自成一种气派。

体悟诗词百味,传承中华瑰宝

      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歌,唯有用情感沉淀才能解得其中意味。长安的梧桐又把花雨洒了满地,松风如潮,满城吹纸与妻书。落花轻敲凉案,潘鼎坤教授桌上的宣纸已经微微泛起黄色,每当他在纸上摹写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时,总是恍然想起去世的妻子也写得一手隽秀的书法,不禁泪湿两行。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他用扎根西部的岁月体悟了“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的苍茫壮美,半生打马长安游,他也曾感受“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的梦幻美景,三尺讲台,他用整个职业生涯诠释了何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生守候,相爱经年,终能体悟“不堪盈手赠,还寝佳期梦”的绵长动人。潘鼎坤教授,用他长长的一生去体验了什么是诗词之魂,传承了诗词之美。中国古典诗词带给大家的是耐人寻味的审美趣味,是慰藉人生的文化滋养,是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通过潘鼎坤教授的教导和影响,更能从古典诗词中感悟诗心,让生活充满诗意,在人生的平平仄仄中找准自己的格律,找到文化的自信与动力。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黄晓青)
 

扫一扫分享本页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