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刘志镜教授:素质是知识的沉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7-09-30 08:35:58   本站原创   人气:3373
来源: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1977年11月,国家恢复高考的消息在历经1个月后终于传到了陕西省西安市蒲城县。身在蒲城县孝通公社冉家大队第三生产队的刘志镜得知消息后立刻返回西安。
      从11月25日抵达西安到12月10日参加高考,刘志镜没有太多时间复习,两年的插队生活也让他把中学所学忘了个七七八八。“再考一次”,落榜的刘志镜想要紧紧抓住这个可以改变他命运的契机。
      如今,60岁的刘志镜已经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工作了35个年头,从最初的“门外汉”到如今的计算机专业教授,不想做“大咖”的他成了软件开发领域的“好老师。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教授刘志镜
 
20岁的“全能型”贫协副主席
 
      1975年12月,刘志镜从西安坐火车出发,换乘汽车,又走了10里山路,终于赶在年根儿前到了他插队的地方——蒲城县孝通公社冉家大队第三生产队。
      过年时,村里要平整土地,人少地多,16个人要干21个人的活儿,刘志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直到繁星满天才回到住的地方。隆冬时节,干完一天的活儿,鞋子都是湿的,来不及烤干,他就备两双,换着穿。除了平整土地,干着和农民一样的活儿,种、收各种农作物,刘志镜甚至还被分派去整修饲养圈。
      肯吃苦、不抱怨。20岁的刘志镜当上了贫协副主席,担
      负起了看管粮食的重任。一次,6000斤粮食需要入库,没有人帮忙,刘志镜愣是一个人把所有粮食扛到了库里,累到趴在炕上做了一个月针灸才能下地走路。从那儿以后,腰便落下了毛病。
      村里需要进行政治思想宣传,任务落在了刘志镜他们知青的身上。设计艺术字体、墙上描边、喷字,刘志镜把每个月参加小队、大队和公社学习来的政治思想“上墙”。写对联、绘丹青,没有毛笔就用手指头代替,村里逢年过节或是谁家有喜事,都会找他们要一副“墨宝”。

“恢复高考”是件喜忧参半的事情
 
      刘志镜的父母是西电教师,同他一起插队的还有西电另外5位子弟,包括他在内,三男三女。
      离家在外,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需要互相帮助,“缝被罩”便是其中之一。虽然每个人就一床被子,但这却是不轻的体力活儿。他们每个人负责一两个边,男生也必须上手,倒是不知不觉就能赶在日落前把6床被子都缝好。
      1977年11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了生产队,刘志镜他们即刻返回西安备考,1人报中专,5人报大学。报考大学的5个人集体落榜,报考中专的女生则顺利地被一所护校录取。“再考”,当时的刘志镜并不清楚这一场考试到底会
      如何改变他的命运,但他下意识地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从“西电子弟”到“西电学子”
 
      刘志镜没有参加当时组织的知青返校复习,村里的中学也不允许旁听,他便只能自学。没有复习资料,他母亲就托朋友、同事借来一部分,借不来的,母亲就手抄了捎给他。
      归纳能力极强的刘志镜在半年左右的备考时间里整理出厚厚的9本数理化笔记。村子里没有电,他就点着煤油灯或者借朋友从城里捎来的蜡烛,挑灯夜战。
      待其他4位知青从西安返回后,他们就经常利用晚上的时间集体复习政治。刘志镜和他的4位“同学”就着身边的煤油灯,用一问一答的“车轮战”方式互考政治知识点。
      1978年的6月,刘志镜顶着夏天的烈日帮农民在地里收麦,胳膊都被晒得蜕了皮。一个月后,他翻出自己较新的一套衣服,坐在蒲城县一所中学的教室里参加他的第二次高考。
      从小在西电大院儿里长大的刘志镜顺理成章地报考了西电,当时在通信学院任教的父亲也早已为他“物色”好了计算机专业。虽然西电早在1958年便有了计算机专业,但刘志镜对这个专业并无太多了解,他想着,如果考不上大学,就去工厂当个工人。
      两天的考试结束后,刘志镜回到生产队继续干活儿。直
      到录取结果公布,西电才派专车把他们这些考上的学生拉回西安。10月,入学,刘志镜正式成为78级计算机专业128位学生中的一位。

从“西电学子”到“西电教师”

 
      由于刚刚恢复高考,班里的同学年龄参差不齐,最大的33岁,最小的16岁。不管是来自农村还是城市,同学们都分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学校宿舍紧张,入学之后的刘志镜就仍旧住在家里,教室、家、食堂,刘志镜每天的日常就是三点一线。周末偶尔约上朋友去看一场电影,对他而言已是难得的消遣。
      每堂课的前几排总是坐得满满当当,同学们之间好像暗暗地较着劲,比着谁学得多、谁的排名靠前。
      徐崇华是他们班的高等数学老师。在刘志镜的印象中,徐老师每次上课前都会站在讲台的一侧,仔细地把板擦上的粉笔灰敲掉,这样擦出来的黑板特别干净,隽秀的粉笔字显得格外好看。徐老师每次上课没有课本、没有讲义,他能将烂熟于心的定理、公式、演算、验证讲得深入浅出。同学们都很喜欢上高等数学课,觉得徐老师是一个很“神奇”的人。
      这样深刻的印象深深地影响了刘志镜,以至于在他当老师的30多年里,他也会仔细地敲去板擦上的粉笔灰。
      1982年,想要去参军的刘志镜成了一名老师,成为班里4名留校的同学之一。留校的头五年里,他在学校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机器,平时的工作无非是维护机器,做一些动态监控调整等等。直到1987年,刘志镜参与电子工程学院一位老师牵头的数字电视项目,才真正开始做软件,从此,便一发而不可收。1999年开始担任研究生导师之后也从未停止过他热衷的软件开发。

素质是知识在你身上的沉淀
 
      “我喜欢软件开发,倒不是说我必须得做出多么厉害的软件,我只希望我的软件可以实实在在地帮到一些人,就够了。”2015年11月,刘志镜带领团队设计开发的“农掌门”惠农服务平台开始在他曾经插队的蒲城县试用。去年,一个农民用“农掌门”售卖西甜瓜子和回收西甜瓜,销售收入超过800万元。
      “研究生会更多地受到导师的影响,所以你的言传身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在培养学生方面,刘志镜尽心做到以身为范。在他看来,教授知识是老师的职责,但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学,同时,也要让他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在担任导师的近20年时间里,刘志镜先后培养出18名博士,近400名工学硕士和工程硕士,“亦师亦友”是他与学生们的相处之道。他说,自己有时候并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老师,在学生犯了错误的时候他总是很严厉地批评他们。当学生们参加工作、走入社会,才认识到老师的批评是真的为了他们好,甚至会有些想念这种关心他们成长、期盼他们变好的“批评”。
      西电的学生较为踏实、刻苦,但仍旧需要加大动手能力的培养,要让他们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让所学的知识变为个人的素质。“素质就是你所学的知识沉淀在你身上的东西,你学了,并不等于你有它、掌握了它,没有经过实践的打磨、时间的沉淀,都不叫素质”。刘志镜认为,正确的引导学生,是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
      回顾参加高考之后的这近40年,刘志镜认为“学习是基础,思考是关键,实践是根本”。“争争就能行,拼拼就能赢”是他的座右铭,近40年来,他就是在这句话的勉励下一路走过来的。
(责任编辑: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