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矿业能源化工学校2018年度质量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9-03-14 14:53:04   本站原创   人气:1006
来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榆林市教育局
      一、基本情况
      1.规模和结构
      榆林矿业能源化工学校创办于2007年,坐落于榆林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校园占地总面积74.3亩,校舍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生活配套设施齐备,校园绿化面积达40%。现有教职工78人,开设机电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计算机平面设计、金融事务、护理、学前教育等专业,各类在校生总数417人,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
       2.设施和设备
      学校现有实训室39个,教学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00万元,生均19180元。学校设有图书、阅览、仪器、体育、卫生、音乐、美术、舞蹈、健身、心理等功能部室,功能 齐全。
      3.教师队伍
      学校执行《教师培养规划方案》,做到“专业教师下企业,能工巧匠进课堂”。有30余人次接受国家和省级培训;落实“培训后汇报课”制度,做到了国培、省培的效益最大化。参加市级以上培训6人次,参加其他类省市培训达50余人次,派出省、市级专业带头人赴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华东师大参加专业建设培训,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推动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双向交流,落实专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引进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聘任比例达到20%。以专业执教能力和职业经验构建为重点,改革建立教学实绩、专业经验、技能水平、技术开发能力为导向的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切实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表1:教师队伍情况
 
基本情况
单位
2017
1
教师总数
78
2
专任教师数
65
3
专任教师生师比
 
1:7
4
“双师型”教师数
36
5
校外兼职教师数
75
6
具有高级职务专任教师数
3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学校严格落实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教学大纲,深入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通过课程教学、活动引领、以赛促学的方式,结合专业教学狠抓德育教育,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以实现高薪就业和优质升学为目标,坚持文化课和专业课教学并举,职业资格证书与毕业证书双证并重,广泛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018年学生文化课合格率为95%,专业技能合格率为80%,体质测评合格率96%。
      2.就业质量
      学校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内外优秀教育模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强强联合的办学思想,实行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工学交替、订单培养的办学模式,多渠道搭建学生就业平台、深入开展校企合作,拓宽中职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2018年,学生就业率达到97.4%,学校推荐就业达到70%,对口就业率87.6%。
      三、质量保障措施
      1.专业布局
      学校立足为全市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培养更多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坚持优化职业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以稳规模提质量为重点,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打造重点品牌专业,继续实行专业布局随产业动态调整工作机制。按照“总体规划,项目引领,重点支持,分步实施,逐步优化”的原则,努力稳规模提效益优结构,努力推进中高职专业衔接。2018年,学校增开了金融事务专业。
      2.质量保证
      开展技能大赛系列活动和德育系列活动,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狠抓教育教学和实习实训,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是重视德育教育。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本”的办学思路,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德育工作的领导与管理,实施全员育人和过程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组织师生开展了“文明风采”竞赛、唱红歌等系列活动,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二是加强常态化管理。学校立足提升学生质量,高度重视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管理,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坚持定期测评、定期开展观摩及评教评学活动,坚持年度考核等,确保每一位老师各尽其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3.教师培养
      2018年学校继续把教师专业培训培养和教师评优树模作为提升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通过活动表彰奖励教师。先后开展了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活动、全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活动、文明风采活动和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大赛和教学设计大赛等,先后对25余名专业课和德育教师进行了表彰奖励,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工作积极性。二是通过培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选派40名专业课教师参加了国培和省培,促进教师素质整体提升,帮助更多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管理人员实现管理提升。
      四、校企合作
      1.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
      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学校每年举办校企合作研讨会或年会,与当地及外地的知名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到近一步社会深化校企合作为产教整合,走出去,请进来,把教学改革与企业转型升级密切联系起来,倡导“招生即招工,学生即员工”的全新职教理念,进行订单培养,创办企业冠名班,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高级技师、工程师来校授课,试行现代学徒制,探索产教整合校企联手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新模式。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遵循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工作方针,大力推进校企产教融合、校校合作办学,试行现代学徒制。2018.7月我院与亚航协(深圳)人力资源顾问有限公司合作,他们派教师到学校上课,学生毕业后,由乙方负责安排工作。
      2.学生实习情况
      2018年学校继续采取本校实习与企业实习、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严格执行《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相关规定,实施实习备案制度,指导学校细化完善实习流程,高标准筛选实习企业,专人负责做好实习“三跟踪”,即“跟踪教育、跟踪管理、跟踪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实习生保险制度,全方位保障实习学生身心健康和技术技能稳步提升,做到家长放心、学生安心、企业称心,有效促进了学生、学校、企业三方共赢。
      五、社会贡献
      1.人才培养
      继续深化中职学校内涵建设,以高薪就业和优质升学为主攻目标,一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利用“技能+德育”的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锻炼,通过课堂教学、技能大赛、技能展示、社会服务等多种形式促进学生技能提升,通过丰富的德育主题教育、活动、比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德育素养显著提高。2018年在榆林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得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 。
      2.倾心公益,落实技工教育脱贫工程
      2018年9月份,学校通过慈善协会,完成了学校捐资15万元的“9.9腾讯公益日扶智助学工程”,学校将把这批基金用于资助学校300名品学兼优、家庭贫困学生。  
       六、特色创新
      2018年学校实行深度“校企合作 工学一体”培养模式,与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合作。其中苏州市启顺企业管理公司捐赠40万元资助学校品学兼优贫困生,每生每年3000元,连续资助三年;晶澳(扬州)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每年资助100名贫困学生学杂费,解决了学生的生活问题。通过向苏州市启顺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输出500名学生实践就业后,南京夏普电子有限公司向我院捐赠50台总价值20万元的联想笔记本电脑,解决革命老区在校贫困学生就业问题,为学生家庭脱困尽责,替政府脱贫攻坚分忧,助力陕北革命老区职教扶贫事业。
       七、加强党建,探索实施“五心五业”工作法
      学院党委秉承“忠宽育人、工匠精神”党建主题,结合自身特点,推行“青春党建”模式,探索实施“五心五业”工作法,秉承“明德求真,厚德笃行”的校训,以青春党建引领,“忠”诚于职业教育事业,以“宽”厚的传统文化育人,以工匠精神激励青年学子成功成才,这也是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任忠宽同志多年来一直倾心于职业教育事业之奋斗初心,先后培养出五万多名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党建与职教事业相融合,成为引领学院发展的新引擎。
      “五心五业”工作法:为青春点亮航灯,照亮前程,红心笃行,让职教事业有方向;安心立志,让青春学业有理想;修心厚德,让青春职业有思想;匠心精技,让青春事业有平台;慧心笃志,让青春创业有梦想,更好地让青年成长成才成功,实现就业创业的“青春梦想”。投资80万元打造青春党建室,倡导“五心五业”工作法,2017年被榆林市委非公有制党委批准为“四星级”党支部。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学校职业教育虽然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但由于历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特别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依然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
      一是职教经费不足。市、县区财政无职业教育专项扶持资金,主要依靠学校自筹、贷款解决,职业院校持续发展乏力。
      二是招生困难,办学规模有待提高。社会群众对职业教育认识仍存在偏见, 针对这一现状,一方面应通过创新管理理念,激发活力推进教学改革,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织密织牢多渠道、高层次的就业创业网络,以德育教育为重点丰富学校内涵,快速促进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畅通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将更多改革、惠民政策及办学成果、典型事迹,提升职业教育知名度和吸引力,为扩大办学规模铸造坚实基础。

(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