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9-03-15 19:37:11   本站原创   人气:962
来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咸阳市教育局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目前,咸阳市现有中职学校19所,在校生3万余人,专任教师1520人,其中,双师型教师564人,占专任教师的37.1%。现开设10个专业门类,34个专业。职普比0.39:0.61,同比上年有所提高。
      1.2设施和设备
      近年来,通过争取中省资金,设立专项资金的方式,咸阳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中等职业学校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实习实训设备总值16620.7万元,生均设备值5540元,较上年增加869元。实训实习工位数15542个,生均工位0.52个,较上年增加0.02。生均纸质图书63册,较上年有所增长。
      1.3教师队伍
      按照“转型一批、引入一批”的思路,不断推进教师队伍结构改革,师资水平显著提高。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20人,双师型教师564人,占专任教师37.1%,外聘教师113人,占教师总数的7.43%。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92%以上,各项指标较2017年均有所提高。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咸阳市中等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不断加强德育工作建设,学生综合素养显著提高。2018年,中、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成绩连年攀升。全省高考单招考试本科上线194人,上线率70.1%,本科上线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文明风采”活动参赛作品较往年大幅增加。全市2018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各中等职业学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文化课合格率98%以上,较上年度提高1%,体质测评合格率99.2%以上,较上年度提高0.1%。
      2.2就业质量
      近年来,咸阳市坚持以就业为本的基本办学原则,先后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摸索探索了前厂后校、订单培养、入企办学等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合作模式,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发展。指导县区开展多批次校企合作洽谈会,有力推动了学生高质量就业。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对口就业率72.4%,学生初次就业月收入人均2560元。同比2017年,各项指标增幅明显。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近年来,按照全省资源整合工作的统一安排,咸阳市通过撤并、划转等形式,将学校总数由原来的41所整合到目前的19所。建设了以服务区域产业为导向的专业体系,成立了以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能源化工为主要办学方向的四个区域职教中心,区域职教中心学校专业突出当地产业特征,兼顾前沿性专业,实行“以产为主,动态管理”的专业设置原则。目前,全市共开设加工制造、信息技术、交通运输、轻纺食品、旅游服务、财经商贸、医药卫生、资源环境、文化艺术、教育等10个专业门类,34个专业。除一产比例较低、人数较少,二、三产基本与当地产业吻合,学生对口就业率较高。
      3.2质量保证
      一年来,以中职学校教学诊改为抓手,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质量监控体系,以技能竞赛为检测途径,全面保障质量工作。质量监控体系方面:一是完善学校教学目标链和标准链建设;二是实施校长对教育教学质量负总责制;三是强化教研部门对教学过程监督;四是落实教务处直接负责教学、德育、思想工作。通过技能举办技能竞赛,对质量监控体系作用和办学质量进行检验,收到良好的效果。
      3.3落实教师编制,教师培养培训情况
      今后将大力培育“两支队伍”建设作为提升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切入点和突破口。一是按照《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咸阳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精神,严格落实“赋予中职学校设立不低于本校教师20%编制数的自主聘用权,工资由县财政全额拨付”政策,为中职学校输入“新鲜血液”。二是加大培育转型力度。2018年,市级培训专业教师300人次,培训班主任60人次。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有效提高了教师专业技能水平。通过苏陕对口支援,形成两支队伍挂职交流学习长效机制。专业课教师比例较2017年提高了4%。
      4.校企合作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咸阳市2018年持续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抓手。目前,参与全市19所中等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企业共计150余家,涉及项目164个。一是创设良好环境。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促进办法》,为校企合作提供政策制度保障。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市、县两级多次召开校企合作洽谈会,校企合作深度、质量、数量较上年大幅提高。
      5.社会贡献
      5.1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一年来,坚持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努力培养适用当地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不断加强学生技能教育,分层分级定期开展技能比武、质量测评、考试评比,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增强了学生专业化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5.2社会服务
      一是发挥职业教育扶贫开发功能,全力支持国家“精准扶贫”战略工作。主动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联系,开展合作,实施脱贫技能培训。二是开展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结合区域经济社会产业特点,围绕“一带一路”倡议,突出“以农为主,以工为重,支持三产”的工作思路,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全年完成各类培训1450期,统筹各级各类培训21.8万人次,2725名贫困家庭接受了创业就业技能培训,有力的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强社区教育工作力度。秦都、彬县发挥社区教育示范县作用,通过上门服务、送教下乡等方式,提高了居民就业、生活能力和水平。四是增强服务功能。组织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将设备、技术、职业精神“带出去”,为民服务。
      6.政府履职
      6.1经费
      市财政设立每年20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县级财政按人口总数每人2元的标准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财政足额列支中职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将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由国家规定的30%提高到35%。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助范围和标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
      6.2政策措施
      一是大力改革发展职业教育。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把咸阳建成西部职教名城的战略目标。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及5个配套文件,积极构建具有咸阳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1234”制现代职业教育格局(组建1个联盟,共建2所院校,建立3个集团,建设4个区域职教中心)。二是统筹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坚持职普规模大体相当原则,积极实施“稳普扩职”的结构调整思路,为普通高中减压,为职业学校增容。职普比0.39:0.61。
      7.特色创新

案例1:大力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按照“政府主导,校企主体,面上突破,点上创新”的思路,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保障作用,将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秦都、武功、礼泉、彬州、乾县职教中心等5个试点学校完成投入资金1527.135万元。参与试点企业师傅54名;参与试点学生359人,154名学生取得双证,148名学生顺利实现在企业就业。基本形成“企业、学校”二元合一的学生管理体系和“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秦都职教中心通过线上“智慧课堂”和线下“现代学徒式实训”相结合的方式,在校内开展企业实景化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彬州市职教中心探索以“行动导向教学”为核心的“做中教,做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礼泉职教中心将合作企业引入校园,推行项目教学法,加强课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武功职教中心推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学生上午在学校学习文化理论课,下午赴企业进行岗位技能学习。乾县职教中心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实施,让学生在试点过程中完成身份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教育部专家、省厅领导对咸阳市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进行调研验收,充分肯定咸阳市试点工作有特色,有效果,将咸阳市《充分发挥政府保障作用,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案例上报教育部。

      案例2:近年来泾阳县围绕“传承历史文化,复兴茯茶产业”战略思路,把茯茶定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为服务地方经济,助力县域茯茶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泾阳职教中心成立开设了非全日制茶叶生产与加工班,同时聘请国家级优秀茶艺为师生开展了普及性的茶艺培训,共计开班22期,每期培训两周,16个课时,共培训学生710人,学校从中选取优秀学生组建了校茶艺队,参加了全市中职学校学生文艺汇演,并多次参加泾阳县茯茶镇茶艺表演,茶企产品推介活动。学校建立了电商销售平台,主营茯砖茶,既解决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实践需求,又扩大了泾阳茯砖茶影响。泾阳县完善的工作机制和富有特色的涉农专业教育,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第四批国家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验收,被教育部确定为2018年全国涉农职业教育干部培训观摩点,带动咸阳市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8.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全市中职系统坚持以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工作会精神为引领,深入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教职工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认真讲好专题党课,深入开展研讨交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教职工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以加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全面抓好制度建设、阵地建设、台账建设、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制度,切实打牢了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各职业学校党组织能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与教育教学各项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和各级要求,不断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坚持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政意识和拒腐防变能力。
      9.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主要问题:一是对职业教育认识还不够到位。社会上对职业教育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重普教、轻职教,重学历、轻能力,重就业、轻创业的现象普遍。二是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较薄弱。公办学校受区域财政困难、吃紧的影响,长期以来,投入不到位,基础设施难以改善,县级财政投入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社会力量兴办学校的政策环境改善速度缓慢,办学用地、发展经费等诸多问题压制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三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尤其是当前,中职学生上升通道还不够畅通的问题,加深了职业教育不被社会认可的矛盾,影响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四是办学机制不畅。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五是服务经济社会水平还不够高。校企合作不够紧密,社会力量参与办学密度小,学校还处于相对“自闭”的状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不到位,尤其是专业设置与区域主导产业不吻合的现象突出,毕业生本地就业率较低,服务区域经济水平亟待提升。
      改进措施:一是健全政府发展职业教育职能。充分发挥职业教育领导小组的领导协调职能,将政府主体责任逐级下压,形成“横不缺项、纵不断线,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发展职业教育工作机制。二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纵深推进“1234”制大格局建设,将各类关乎职业教育发展的团体、组织、机构和协会实质运转好。积极争取参与中职到高职、本科、研究生试点,畅通职业学校学生上升通道。三是深入推进职业教育资源统筹发展。加快县域资源整合,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规范办学行为,推动协调发展。四是加快创新办学模式。出台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五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现有人事编制政策基础上,将人事改革深入下去,提供人才保障,在严格落实中省投入政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市、县两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

(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