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体育运动学校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8-02-14 20:34:25   本站原创   作者:榆林体育运动学校   人气:1116
来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榆林市教育局
      1、基本情况
      1.1规模和结构
      榆林体育运动学校是1987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榆林地区青少年业余体校(1974年成立)基础上成立的一所中等体育专业学校,2012年加挂“榆林市奥林匹克九年制学校”牌子,属义务教育体育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04亩,建筑面积近12000㎡;学校编制65人,现有正式职工57人;在校运动员380多人,在省试集训运动员200多人,体教结合运动员180多人,注册运动员共计760多人。
      1.2设施和设备
      学校现共有11个教室,其中9个教室配备有多媒体教学设备;理化试验室各1个,实验准备室1个,实验危险品存放室1个;微机室1个,现有48台电脑;图书室和阅览室各一个,现有图书20600多册;教师集体办公室1个,配有12台电脑和一台打印设备;多媒体会议厅1个。
      1.3教师队伍
      现有正式职工57人,其中一线教师48人(文化课教师24人、专业教师24人),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高级教师12人、一级教师1人、二级教师4人,高级教练员5人、一级教练员3人、二级教练员12人;2010年至2017年共招聘教师1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5%。
      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以“和雅”文化为精髓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读训并重,全面发展,面向就业”宗旨,严格执行《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管理办法》,狠抓学生常规养成教育,实行半军事化的学生宿舍管理,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党支部、学生科、团委、学生会共同管理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将政治思想教育、哲学与人生、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通过张贴名人名言和我校输送的优秀运动员在国内外赛场上顽强拼搏、勇夺奖牌的画面等手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此外,学校通过社团活动课、主题班会、军训、心理健康教育讲座、法律知识讲座、火灾地震逃生急救演练、清明节为烈士扫墓、和雅课堂、经典诵读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法律意识、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2017省年度比赛中,我校派出参赛运动员630人,共获金牌118枚、银牌79枚、铜牌107枚,621人取得了十六运会比赛资格,十个队获得道德风尚奖,六个组别获得团体第一名,学校比赛成绩在榆林市总成绩中占绝对优势:金牌比例占88%,奖牌比例占82%,团体总分比例占78%,实现了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在天津全运会上,我校有26名运动员代表陕西参加全运会,取得2金、4银、1铜、18人次进入前八的骄人成绩,这是我市运动员参加历届全运会人数最多、成绩最好的一次。
      2.2就业质量
      学校设有专门的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机构,以帮助学生顺利就业、自主创业。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0%左右 ,一是向省直各中心专业队输送优秀运动员;二是达二级以上优秀运动员参加体育单招考试,考入体育类高等院校;三是五个县区对大专以上学历的省运会冠军进行就业安置(从2012年起,子洲、靖边等共安置了近百名优秀退役运动员);四是根据运动员自身的专业特长,自主联系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就业。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布局
      我校现开设田径、摔跤、举重、跆拳道、赛艇、皮划艇、射击、柔道、射箭、篮球、足球、拳击12个训练项目,其中中长跑、女子链球、竞走、摔跤、射击和赛艇等为陕西省重点项目;与普通中小学联办游泳、跳水、乒乓球等10个训练小项;对国际式摔跤、举重、水上、中长跑、竞走项目进行扩,增设女子拳击和男子足球(与普通学校联合组队)项目,成立女子足球队和体操队(绥德体育中心),为积极备战省十六运会储备了“能量”,为学校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体育苗子奠定良好基础。
      3.2质量保证
      确立以“以女子项目为引领,争创全国重点体校”的指导思想,以女子举重、田径、赛艇等重点项目带动非重点项目的发展,使学校所有项目在人才培养与输送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大赛成绩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进一步巩固了国高基地建设。采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培训模式,更新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与训练理念,提高教练员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本年度,教练员共41人次外出培训学习:观摩天津全运会23人次、国家级教练员岗位培训3人次、高级教练员培训1人次、基地教练员培训5人次、项目大纲培训2人次、省竞赛管理干部培训1人次、其他培训6人次;邀请校内专家讲课2次,以启发思维、指点迷津、提高素养。
      继续对中专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学生的升学与就业。
      3.3教师培养
      认真落实国家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更新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学校经常举办青年教师说课比赛、粉笔字比赛、普通话比赛、教师赛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试等活动,并推出“精品课”以及“课改达人”;积极倡导教师撰写论文和进行课题研究,2016至2017年,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1篇,5个市级课题结题;积极组织教职工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本年度学校有72人次参加培训。通过开展各种教科研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社会贡献
      4.1人才培养
      全面贯彻落实中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中职学校全面改革,努力培养适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人才。一是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加强实践性教学,开设体育运动学等课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成效较好,增强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二是坚持走升学就业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模式,增强学校吸引力。对文化课成绩不好的学生,更加注重其体育训练,力争让学生在省级、国家级的重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学生的就业安置创造有利条件。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做到体育训练和文化课教学两不误,为学生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4.2社会服务
      按照中、省、市精准脱贫工作总体部署和安排,我校对帮扶对象吴堡县慕家崖中心村开展了认真调研摸底,针对帮扶村情况及自身情况,寻求发展适合该村的且有一定基础和条件的文化产业(如乡村书屋、体育文化广场、乡村电商服务站等农村基础设施),通过发动干部职工捐款、捐物等方式,予以直接经济上和物质上的救助,开展日常和节日慰问、送关爱等活动。帮助推进八个一批帮扶措施,开展精准脱贫,帮助年老体弱、因病致贫、返贫等弱势群体稳定脱贫,激发村民自身发展积极性,变输血为造血,打好集体致富的基础。
      本年度全体师生积极为子洲县、绥德县、吴堡县奉献爱心:为子洲县周硷镇马塔留守儿童学校捐赠了300件上衣、233条裤子、80双鞋、42本书本和21个玩具;为学校扶贫点吴堡县慕家崖村捐赠书籍1136册(价值33584.10元);为绥德县、子洲县灾区捐款19407.10元。
      5、政府履职
      榆林市政府能够重视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全市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来推进。成立了职教统筹领导小组,多次研究解决职教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全面统筹协调职教发展。先后制定了《榆林市职业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榆林市市属中专学校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贯彻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助范围和标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市级财政列支职业教育专款,用于全市职业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落实国省项目配套资金,确保生均公用经费及时拨付到位。
      6、特色创新
      学校确立“以训练为中心,以教学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管理为杠杆,以服务为保障”的办学宗旨,以省运会周期规划为依据,以“女子项目为引领,培养精品人才”为指导,以强化科学选材、实施基地建设长效机制为抓手,积极践行“高效训练”与“高效课堂”理念,实行信息化管理和半军事化的学生管理,以“和雅讲座”与“和雅课堂”为突破口全面构筑“和雅”文明校园,扩容增项,不断巩固国高基地建设,为把我校建成全国重点体校奠定了良好基础。
      7、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引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按照上级党委的总体部署,不断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和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一是深入开展“两学一做” 系列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制定方案,成立机构,明确责任,提出要求,开展系列学习教育,创办学习、宣传专栏,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三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等,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广大教师的从教行为。把师德纳入教师考核范畴,并与加薪晋级挂钩,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四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学校严格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中省市有关文件精神,通过专题研讨会、民主生活会、约谈提醒等有效途径,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生态。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8.1主要问题
      学校教学、训练、办公、食宿“四区”无法分离,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训练项目设置不全,竞争力不强;水上项目无法正常训练;现有理疗室不能满足运动员康复理疗的需求;教练员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文化素养、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部分教师的组织观念不强;科研人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教职工短缺,兼职太多,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工作的顺利开展;运动员良好的个人生活、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学生生源质量差、流动性大、年龄差异大、家庭情况特殊,给学生的管理工作带来重重困难。
      8.2改进措施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政府主导,强化发展体校的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及时解决学校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体校的改革与发展;学校积极协调编办、人社局、教育局、体育局协商解决学校教职工短缺的问题;学校积极协调人社局、机关事务中心,招聘相应数量的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加强学习培训,提高教职工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与专业素养;教练员、班主任、科任教师齐抓共管,通过德育教育等多种方法帮助运动员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