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2017年中等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
日期:2018-02-14 20:01:22   本站原创   作者: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   人气:2341
来源: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 安康市教育局
      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承担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的学校,隶属于紫阳县教育体育局,是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属国有事业单位。学校1982年创建于紫阳县蒿坪镇,其前身是蒿坪中学高中部,分拆后命名为紫阳县农业职业中学,1993年改名为紫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进入新世纪,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紫阳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投资四千余万元在城关镇新桃村建设新校区。2009年学校更名为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2011年8月新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学校坚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确立了“以人为本,突出特色,注重技能,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实施“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三会”育人模式,努力培养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再就业需求,为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自建校以来,已向当地和省内外输送各类中初级技能型人才2万余名,在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精准扶贫上成效显著。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陕西省为农服务示范校、市级职教先进集体和市级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荣誉,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基本情况
      (一)办学条件
      2017年,学校校园面积25639平方米,生均26.46平方米;校舍面积23000平方米,生均22.70平方米;各类实训室21个,实训工位680个,生均0.7个。实训设备总值520万元,生均5366元;图书总量8800册,生均15.47册。
      (二)办学规模
      2017年,学校全日制招生223人,全日制在校生569人,成人职业技能培训7710人次(截止9月份),全年预计达9000人次以上。
      (三)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3人,生师比为13.23:1。专任教师中,本科学历教师42人,大专学历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12人,占专任教师数的28%。学校目前有兼职和临聘教师6人,占学校教师总数的12%。
      学校办学条件、办学规模、经费投入、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基本信息的具体情况见下表:
表一:学校基本信息表
项目
2016年
2017年
增长数
增长率
校园面积(㎡)
25639
25639
——
——
生均校园面积(㎡)
27.93
26.46
-1.47
-5.27%
校舍面积(㎡)
22000
23000
1000
4.55%
生均校舍面积(㎡)
23.97
23.74
-0.23
-0.96%
全日制招生数(人)
228
223
-5
-2.19%
全日制在校生数(人)
518
569
51
9.85%
成人技能培训人次(人)
6809
9000
2191
32.17%
成人技能培训常年在校生数(人)
280
400
120
42.86%
设备总值(万元)
395
500
105
26%
生均设备价值(万元)
0.76
0.88
0.12
15.8%
实训室总数(个)
19
21
2
10.52%
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个)
0.65
0.7
0.05
7.69%
图书总数(册)
5000
8800
3800
76%
生均图书(册)
9.65
15.47
5.82
60.31%
办学经费(万元)
182.88
291.04
108.16
59.14%
生均办学经费(元)
1600
1600
——
——
专业数
5
3
-2
40%
示范专业数
1
1
——
——
专任教师人数
40
43
3
7.5%
生师比
12.95
13.23
0.28
2.16%
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人数
39
42
3
7.69%
研究生学历教师人数
0
0
——
——
高级职称教师人数
5
5
——
——
“双师型”教师人数
11
12
1
9.09%
兼职及临聘教师数
20
26
6
30%
兼职及临聘教师比例(%)
33.33
37.68
4.35
13.05
教师编制数
42
46
4
9.52%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
      (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发展与成长。
      学校始终坚持充分发挥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营造良好的学校德育氛围,通过德育课程教学,结合德育活动,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激活学生的道德自省和道德需求,实现品德内化和人格自我完善,塑造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一是坚持德育课主要任务不动摇,规范德育课程实施。
      在德育课的课程设置、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原则及方式方法等方面,都认真按上级要求执行。同时在教学中加强德育课程及德育内容的研究,坚持“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突显学生在德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使德育有效性落到实处。
      二是突出德育首要位置,追求德育工作的实效。
      学校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作为办学目标,学会做人排在第一位。首先通过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整体水平。学校首先注重了班主任各方面素质的提高,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努力提高青年班主任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进一步健全对班主任和见习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估制度。逐步实现德育管理制度化、内容课程化、教育社会化、学生自主化、工作科研化;其次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活动,重视德育思想认识和德育实践体验的结合,坚持“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由原来单一的说教为主的教育形式逐步走向“实践”“活动”为主要载体的多种方法互补、多种渠道着力的全方位教育体系。第三,积极组织参与各类发明创造、信息技术、学科能力等竞赛,以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展现风采。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阵地,如校园广播、宣传长廊、橱窗、手抄报、班级宣传板报、校报等做好宣传工作;同时结合学校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校园歌会及各种主题活动节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能力,提升文化品位,达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公德等教育的功效;最后积极参加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二)以“招的进、学的好、留的住、出路畅”为常规管理目标,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1、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内涵发展
      一是调整学科结构,加大专业课及素质类课程比重。学校坚持以文化课为基础,专业课为主体,实践操作为重点,大力开发素质类课程,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达到岗位合格为目标,联系实际,讲求实效,突出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二是调整教材结构,整合教材,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科任教师要根据职业教育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能力,灵活切实处理教材,使文化科学知识达到浅、广、适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主,并让基础差的学生也能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三是调整课堂结构,转变教学方式,加强实践教学:改自习课为正式课,课堂教学上教师要加大练习量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想尽办法教会学生独立思考的自学、自修能力。大力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培养、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是整合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大力提倡现代化教学技术及资源的运用。五是积极创新学校办学思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加强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组建与管理工作,建立艺术教育和技能实操指导制度,有计划地开展兴趣指导与训练工作。
      2、积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教育活动,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展现风采。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省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和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历年来,均取得良好成绩。2016年,在市级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该校组织学生,参加5个项目的竞赛,共获得个人二等奖4个,个人三等奖5个,团体二等奖2个,团体三等奖2个。在全国第十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共64件作品参赛,共获得二等奖9个,三等奖15个,优秀奖14个。
表二:学生技能大赛及获得荣誉情况表
项目
2015年
2016年
增长情况
获奖
人次
获奖率
获奖
人次
获奖率
增长数
增长率
技能大赛获奖
9
47.3%
10
62.5%
1
15.2%
文明风采竞赛
21
7%
49
16.3%
28
9.3%
其他获奖
           
合计
           
      (三)服务县域经济发展,打造精品特色专业。
      目前学校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开办有3大类专业。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专业主打东南沿海大型企业就业,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主要为县域茶业经济发展培养人才,2012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现有各类实训室16个,共计410个工位。生均实习工位0.72个,另在当地有校企合作茶叶实训基地三个。
      成人技能培训方面,2017年开设有修脚师、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茶艺师、计算机应用等七大类培训项目。拥有各类实训室9个(4个与长班共用),270个实习工位,生均0.68个实习工位。
      今后一段时间,该校将紧贴就业市场需要,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切实加强专业实训基地、专业师资队伍等基础能力建设,努力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
      (四)加强培养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一直致力于努力完善用人机制,为促进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坚持以《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为依据,实施该校教师的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坚持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等多种途径,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促进学校的自身建设和发展。同时积极选派优秀教师参加省级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和校际交流学习。学校三分之二以上的专业课教师都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有效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2017年,学校通过公开招考、聘任和多渠道培养培训等措施,逐步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师资队伍结构更加趋向合理。
      (五)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铺就优质就业的通道。
      学校健全了校企合作管理机制,制定了《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学生企业实习实践管理办法》《实习带队教师管理办法》等校企合作专项制度。该校主要在三年级开展学生的顶岗实习,一般都到校企合作企业,实习过程严格按照上级的相关政策实施。促进了教师实践能力与专业教学水平提升相结合,学生专业知识与岗位能力提高相结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渗透融合相结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该校合作的企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和省内的茶叶及茶文化企业,如富士康集团、华硕电脑、宏致电子、彩晶电子、精诚科技集团、大唐御品,苍山拙一木,和平茶叶、盘龙茶叶等,合作的方式主要是校企共同打造完善的学生实习和就业体系。
      2017年该校计算机应用、平面设计、电子技术、茶叶茶艺四个专业共毕业学生142人,136人就业,就业率96%,对口就业133人,对口就业率为98%。参军4人,升学3人,创业0人。学生初次就业工资3500左右。
表三:学生发展与成长信息表
项目
2016年
2017年
增长数
增长率
在校生数(人)
499
571
72
14.4%
文化课合格率(%)
92.4
93.8
 
1.4%
专业技能合格率(%)
94.3
94.5
 
0.2%
体育测评合格率(%)
93.6
94.1
 
0.5%
毕业生数(人)
97
142
45
46.39%
毕业率(%)
95.3
95.8
 
0.5%
就业率(%)
95%
96%
47
1%
对口就业率(%)
3200
3500
300
9%
初次就业月收入(元)
0
0
0
0
创业率(%)
0
0
0
0
      (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显著提升。
      学校以“三会”育人模式为引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爱心志愿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和感恩师长、扶贫助困、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三、社会贡献与特色创新
      1、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脱贫。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本着办“大职教”的发展思路,将县内各种培训资源和业务整合到县职教中心,形成了以修脚足疗培训为核心、以政企合作为基础、以定向输出为保障、以部门联动为支撑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新机制,每年订单定向免费培训8000人以上,对参训人员实行“三包两免一补”的全免费政策,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杂费、教材用品费,培训合格者补50元交通费,同时还免费配备必要生活用品,减轻了参训人员负担,激发了参训热情。对参训学员实行住校封闭式管理、全天候授课,加强培训期间住宿就餐、纪律考勤、安全卫生、礼仪着装等管理,紧贴就业岗位需要设置教程,安排到专门基地见习,确保了培训质量和学员安全。培训合格者由合作企业解决入职路费。今年截止9月,已培训7710人,其中70%实现了再就业,月均收入都在3500元以上。预计全年培训将接近万人大关。
      三年的探索实践,探索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的技能精准脱贫路子,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动力。也办出了职业教育培训的新亮点。免费订单定向培训这种模式紧贴群众需要、企业需求,深受群众、企业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互利多赢。这一模式目前已经在全市进行了推广。
      2、包村联校助推精准扶贫。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2017年该校联合县教育督导室对东木镇军农村及先进小学进行结对帮扶。
      该校安排全体教师协助军农村进行信息登记,党员干部按照“一对五”进行结对帮扶,学校安排资金对包联村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宣传、前进小学义教均衡发展进行了大力支持。
      四、政府履责
      1、政策支持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一是整合县内各种职教资源,在县职教中心建立技能培训基地,将各种培训任务和培训资金统一归口到培训中心;二是出台针对县职教中心招生的优惠政策,保障学生来源。
      2、经费投入
      2017年,学校办学经费总投入291.04万元,生均投入1600元,基础能力得到明显改善。
      3、教师编制
      建校以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县委县政府已经多次对学校进行扩编增容。由于近年来学校长班和成人培训人数增长迅猛,县编办已经完成增加编制前的调研工作,开始着手对编制进行调整。今年8月,县政府通过招考为该校增加教师4人。目前学校教师缺口仍较大。
      五、学校党建工作情况
      2017年,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紫阳县职教中心党建工作以“两学一做”为指导,按照“抓党建、促教学、践行两学一做”的工作思路,用与时俱进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思想、组织、作风、扶贫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六、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1、存在问题
      一是中职学历教育办学规模与35万的县域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数、以及最低1200人的学历教育人数标准相比较,都还存在较大差距; 二是师资队伍力量不强,编制较少。学校在用人上呈现出总体师资紧张和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两方面矛盾。学校现有18个专业班,按照一班4名教师的配备标准(含管理、工勤人员),必须要有72名教职员工才能满足长班教学需求,目前仅有在编教师46名,缺额较大。同时师资专业结构不合理极大影响了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发展。集中体现在缺少双师型教师和技工型教师。三是专业设置与当地人民的需求还有差距,具体表现为专业少、专业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导致招生困难,办学影响力不强。四是教研能力偏弱,缺少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进而导致该校无法在专业建设及课程整改等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全面的研究工作,严重影响了该校教师专业成长速度。五是学生就业质量不高,创业率非常低。六是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还在待加强。七是校园面积和建筑面积紧张,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宿舍、教室、活动场地逐渐饱和,不能适应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
      2、改进措施
      首先学校内部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办学理念,加大教师培训力度,让招生、教学、就业工作上新台阶,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其次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发展机遇,提升学校硬件水平,增加教师编制,争取在明年的双高又普验收中打一个翻身仗。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扫一扫分享本页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浏览教育厅官方微博:
免责声明
      陕西省教育厅网站(域名:http://jyt.shaanxi.gov.cn)属于政府网站,未经我厅许可,任何商业性网站不得建立与本网站及其内容的链接。未经网站所有者的授权,任何人不得建立本网站的镜像(包括全部和局部镜像)。
      任何媒体或互联网站转载本网站内容,须注明信息来源。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复制、抄袭,或为任何未经允许的商业目的使用本网站及其内容。如果本网站所有者确定用户行为违法或有损网站利益,则将保留采取相关法律行为的权利.......[阅读全文]